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北大考研日记 > 第41节:考研辅导班怪圈

第41节:考研辅导班怪圈(2/2)

贴出讲座记录《鲁迅的命运》,主要论述了**与鲁迅的两次相遇,精神层面的。

    中国诗歌之于意象派的重要意义12月17日

    如果不是女友上完外国文学导读课后和我讲起庞德对李白《长干行》的翻译,我还不知道中国诗歌之于意象派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被称为“美国现代诗歌之父”的庞德,对中国诗歌非常推崇,他认为很多中国汉字本身就是鲜明的意象。同时,中国诗的含蓄凝炼和情景交融更加使他倾倒,他从中吸收了营养融汇到意象派诗歌的创作中,并认为在美国文学所受到的外来影响中“中国是根本性的”。庞德的长诗《诗章》(TheCantos)中有12章是以中国为题材的。

    从52章到61章共10章,史称“中国诗章”,描写了繁荣昌盛的古代中国,宣扬了孔子的儒家伦理哲学,用他理想化了的儒家文明来反对基督教和资本主义。

    庞德特别喜爱中国诗歌,1915年他根据美国东方学家费罗诺萨的译稿整理出版了译诗集《华夏集》(Cathay),收有《诗经》、汉乐府、《古诗十九首》中的诗以及郭璞、陶渊明、李白的诗共18首。如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就被庞德翻译成《商贾之妻一封信》,这其实是庞德没有真正理解(或者是因为并非根据中文原作翻译而造成的)诗句的意思,将“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几句误认为是思妇写给丈夫的一封信了。

    此后,他又翻译出版了多种中国诗的译本。其译作的共同缺憾是“达雅有余,信不足”。这或许是由于儒家“情本体”(李泽厚语)文化所造成的中国诗歌精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特性的缘故吧。

    众多对于庞德代表作《在地铁车站》(InaStationoftheMetro)的译文中,我以为赵毅衡版本最为贴切:《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面庞的闪现;湿漉的黑树干上的花瓣。(原文为:InaStationoftheMetro,theapparitionofthesefacesinthecrowd;Petalsonawet,blackbough.)

    彼此文化背景、语言习惯不同,翻译与原文便有了距离,而不能完全契合。由是,翻译只有在可能性范畴中存在。

    兵临城下考研在即12月19日

    下月此时,考研已经结束。又是小雪天气,阴沉沉。时日无多,如兵临城下。

    复习经验:将知识点写在小纸条上,可以随时随地掏出来看,分散记忆反而记得比较牢固。

    开始背诵《**思想概论》重点题目。专业课复习“西方文艺理论”,以笔记为主。

    几天来总是到得比较晚,就没有座位了。今天特意起个大早,七点钟就到了图书馆,自习室空荡荡仅有不多的几个人。真的可以随意挑选座位了,反而彷徨顾盼,不知哪个位置好了。

    自习人多的时候,若是偶尔有哪个座位空出,便会眼巴巴地看着谁会这样幸运。备考期间,自习座位凸显其特殊价值。图书馆门口也贴上了不准占座的通知,而且每天晚上都会收拾那些占座的东西,就连自习室门外楼道一侧都放上了桌椅供自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