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哈佛女孩刘亦婷 > 第六章 初中阶段,努力保持航向

第六章 初中阶段,努力保持航向(2/2)

、抗干扰的能力、顽强的竞争精神... 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推动她在英语知识的大海里扬帆起航。

    越难越想学(93/9/14) (12岁,初一刚入学)

    今天,我又听英语老师唱了两次那首新的英语歌。说来惭愧,我一连听了好几次都没学会一句歌词,可这反而激起了我对这首歌极大的兴趣,这次我可是下定了决心要学好。你说怪不,对困难我总有那么大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另外还有一件事,就是我英语听写只得了“B+”,这个成绩对我打击可不小,说实在的,我真想不到会有这么差的成绩。当然,我决不气馁,我要把打击化为动力,迎头赶上。

    羡慕是动力(93/9/23)

    今天是我们第一次参加“英语角”活动的日子,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直到现在,高年级同学和外籍老师用流利的英语对话的情景还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相比之下,我感到我是那样的无知,知识是那样的贫乏。高年级同学与老师的对话我完全听不懂,只能借助他们的表情、动作来猜测谈话的内容。当外籍老师用英文问我时,我只答得出第一、第二句,后面的问话我就只能用“no.no.no”来回答,当时心里真不是滋味,感到好惭愧。我想,只要我继续努力,在一年或二年以后,也会有机会用流利的英语和老师对话,就像那些高年级同学一样。

    不畏嫉妒(93/9/29)

    今天,我既高兴,又生气。高兴我英语考试得了100+l.5(满分是100+5),高兴我们A班的总成绩名列前茅,然而今天我感到的气愤远远超过了我的喜悦。

    今天晚上,下了英语晚自习,我听了两个令我气愤之极的谣言。第一个谣言,说我得100+1.5是和龚蔚菁互相“通融”了的,不是凭真本事。而另一个谣言是我们A班成绩好是因为MISS陈跟我们作弊,每次念重音都点一下头。对于谣言,不仅是我,整个A班同学听了都十分气愤,曾娟迈气愤得骂了一句:“是哪个无耻到了极点!”这句话虽说得有点过分,但它说明了大家都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老师,面对这种情况应该采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免”不予理睬的态度,还是该怎么办呢?”

    不怕嘲笑(93/10/15)

    今天又有“英语角”,我的心情仍然很兴奋。在“英语角”的时间里,我一直在MISS陈身旁听MISS陈和几个初三的女生对话,我听不懂MISS陈和那几个初三年级姐姐们说的话,但我能够根据MISS陈的手势和我仅懂的几个少得可怜的词汇猜出一些语句的意思。为此我感到很兴奋,因为这已比我刚开学时像聋子的感觉好得多了,同时,我心里燃起了一团火,更加渴望得到更多的知识。越是一知半解,就越想全部了解。

    旁的人笑我:“听又听不懂,你还听得那么有劲!”我说:“就是听不懂才要听,要专心才能听出一点点大概,要是不仔细听那不是更不懂了吗?”

    我认为,只有多听多练才能学好。

    决不服输(93/11/27)

    今天晚上.我欣赏了高年级各班的24名选手进行的英语课文模仿比赛。台上,有的选手发挥自如,有的选手十分紧张,有的选手还说错了,到最后可以感到那位选手的声音在发颤。有一位选手说得非常好,一位同学说.“我可真服了她了。”我也很佩服她,可我不服她。我认为,大家都一样,一张嘴巴,一个舌头,我不比她少什么,只要努力,我不仅可以赶上她,而且我还要赶超她。只把她当榜样,而绝对不服输。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外语学校的英语教学方式,对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绝对是功不可没。我们清楚地记得,初一下学期的一个周末,婷儿兴致勃勃地向我们复述了几乎一整堂课的口语训练:同学们像“故事接龙”一样,你一句我一句地编出了一个长长的动物故事。诸如此类的教学手段,无不生动有趣,婷儿和同学们的英语水平也整体性地迅速提高。

    成都锦江桥头还有个中外闻名的“英语角”,这儿也是婷儿最爱去的地方。寒假暑假每逢周二周五傍晚,这里都挤满了练习英语会话的大中小学生和一些海外的旅行者。来得最早的是外语学校的低年级学生,走得最晚的是外语学校的高年级学生。在每个年龄段,听说能力最强的,全都是外语学校的学生。以初一为例,当婷儿已经能够和美国教授结结巴巴地谈上一小时的时候,另一位重点中学的初一学生却还开不了腔,因为他既听不懂,也说不出。(既然外语学校的英语教学体系如此有效,何不在普通中学里推而广之呢?)

    强烈的兴趣,促使婷儿主动地总结和探索学好英语的各种方法。婷儿考上哈佛大学之后,全国各地都有人来信向她讨教学习英语的经验,外语学校也让她向同学们传授学好英语的经验,婷儿特地写了一份《英语学习心得点滴》,可以在本书高中部分看到。

    重视朋友情,学会谦让人

    随着青春期的自我觉醒,不少中学生总是怀着一种“谁也不理解我”的孤独感,并期待着能理解自己的人。有的人向往着老师,有的人向往着前辈,有的人向往着朋友。一般来说是有什么不要什么,缺什么向往什么。

    婷儿和多数独生子女一样,多的是父母的关注,缺的是手足之情。在这个年龄段,朋友之情就像“心灵醇酒”一样令他们陶醉。由于学习任务繁重,老师和我们都不主张婷儿把时间过多花费在结交朋友上,但这并不等于我们要压抑婷儿正常的心理需求。为了满足婷儿对朋友之情的渴望,我们隔一段时间就会让她和原来的好朋友互相看望一次,给她们的友谊提供向深层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从小受过重视情感熏陶的婷儿,这时的情感体验更是纯真动人:

    星期天上午,我的好朋友王玉来我家玩了,我们的交情可深了,从幼儿园起两人就形影不离,算起来,嗯,做了9年的朋友了,我们有半个月没有见面了,这一次见面,别提多高兴了。

    我见了她好激动,脸上也红红的。我们拉着手,互相看着对万,都微笑着,我的心里上下翻腾着,觉得有千言万语,可又什么都说不出来,我知道王玉也跟我一样。最后还是王玉先开口了!“你好!”“你好!”“晚上好!”“晚上好!”“你好吗?”“我很好,你好吗?”“噗哧!”我们俩都笑了起来,气氛一下就轻松了。她讲她的生活、学习,我讲我的生活、学习,我们互相都感到新鲜、有趣。

    时间不留情,一分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小时地溜走了,王玉要走了,我送她至路口,两人握紧的手仍不愿松开,“下个星期六再来啊?一定!”“好的,好的,我一定来。”这两句话,这一句承诺,把两颗心牵在了一起。

    为了避免婷儿在交友上分心,也为了避免交上“损友”,我们明确地告诉婷儿,父母不赞成她与在报刊上征友的人交笔友,但不反对她与父母了解的“老朋友”通信。因为我们非常理解孩子收到满载友谊的朋友来信时,那种难以言说的幸福感:

    今天中午,我照例到学生信箱去看有没有我的信,我随手翻几下,正欲离去,忽然看见一个不起眼的、土黄色的信封上写着“刘亦婷同学收”几个字。我赶忙去抽,由于激动,一连拍了几次都没抽出来、终于抽出来了,仔细一看,果然是我的,我好高兴好兴奋好意外,这是我盼望已久的、我的好朋友齐靓的来信。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险些撕坏了信纸。我把信纸抽出来,展开,一行一行地看,每一字、每一句都十分平常,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浓浓的情意,我心里温暖极了,眼睛都发烫了。

    晚上,我抽出一张纸,想用笔把心中的友情向她倾述,可我不知怎么写,一直用我那稍稍发颤的右手握着笔,什么也写不出来。

    我们认为,对朋友之情的深刻体验,有助于婷儿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为了寻求和保持有价值的朋友关系,婷儿开始改变自己身上不利于发展友谊的习惯:

    我是个选择朋友很慎重的人。可以说,从出生到现在从没有一个我认为可以当朋友的人没有成为我的好朋友,而且继续下去、可今天却出了一个例外。

    我的同桌樊甜甜成绩拔尖,性格开朗,为人正直,可谓品学兼优,当然是做朋友的好选择,这不,我们整天笑嘻嘻的,形影不离。就算吵点小架也一会儿就相视一笑,作罢了。可是....

    今天下午,樊甜甜为抢我的饼干,“打”了我好多下。我趁她不注意在她坐下前的一瞬间踢开了她的椅子,樊甜甜一屁股坐在地上,不一会儿便滚下了一串串大大小小的“珍珠”。我一下着了慌,赶忙拉她起来,并不断地说:“对不起,别生气....”

    樊甜甜不肯理我?,我使尽全身解数仍无法解决。我和这位同桌之间好像特别远,中间有那么一张薄得透明而又无法穿破的纸。我觉得被压得透不过气来。

    请问,我该怎么办?放弃这段友谊吗?

    李老师及时地给婷儿批了一句:你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婷儿没有辜负老师的信任,锲而不舍地主动“理”樊甜甜,终于以真心诚意重新赢得了樊甜甜的友谊和信任「 BF]。这段为好朋友改变自我的经历,使婷儿变得更有耐心,也更加宽容。尤其可贵的是,这不是在父母的压力下“严于律己’,而是发自内心地“宽以待人”。

    寒假飞南国,到特区去观察

    初一寒假,家在广州的老朋友李桂桥盛情邀请我们到南方过春节。商量去不去的时候,爸爸说:“婷儿现在生活天地狭小,这次去可以长长见识,顺便也搜集点作文素材。”于是,婷儿在快满13岁的时候,带着“到特区观察与思考”的任务,在广州、深圳和珠海玩了十来天,又写下了一组很有纪念意义的日记。

    李叔叔是个成功的商人,在深圳帮他接待我们的陈叔叔更是货真价实的千万富翁,这趟南国之行便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豪华”色彩。面对不少人垂涎三尺的生活方式,婷儿表现得兴奋而理智。

    在这组不满13岁时的日记中,不时可见冷静的审视和批判—一与10岁那年到农村观察时相比,婷儿正在从一个“提问者”变成“思考者”。从她思考的方法和结论来判断,父母和学校有意无意培养的价值观,已经悄悄地溶进了婷儿的血液和灵魂:

    第一次坐飞机

    ....这天上午10:30,我和爸爸妈妈来到飞机场,匆匆办完登机手续就跑到安全检查通道。在这里,我们分别了(爸爸有事去不了)。我把包往行李安全检查机的传送带上一放,赶紧跑过乘客安全检查门去提行李。只听“嘟嘟嘟”一阵警报声,检查人员把我拉了回去。一边用金属探测器在我身上探来探去。我心里慌得要命,不明白我这个没带凶器的人怎么通不过安全检查门。这时,探测器在我的裙包上停住了,“嘟嘟嘟”地叫个不停,原来是我的钥匙链在“作怪”。我如释重负,赶紧提起行李,拉着妈妈住候机厅里跑。跑到门口才想起还没跟爸爸道别,我们急忙转过身去,可是不见他的人影,大概是等得太久,才失望地走了。“Sorryfather”我不由歉疚地叹了口气,走进了候机厅。

    由于大雾迷漫,我第一次坐飞机就遇上了从6点开始连续19班飞机全部延误的“盛况”。机场上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停满了飞机。候机厅内人多得像火车站候车室。足足等到11:30分,广播才开始通知乘客一批接一批陆续登机,很巧,轮到我们登机时还是正点呢!

    我们乘坐的飞机是波音757,我的座位21排F座在飞机右翼前方正好靠着窗户。我系上安全带,好奇地左看石看。过了一会儿,飞机开始轰鸣着在跑道上滑行加速。突然,一股无形的力量把我压在了座位靠背上,原来飞机升空了。飞机摇晃着冲入了覆盖在盆地上空的云层中,这时,真有一番腾云驾雾上九天的感觉。飞机冲出云雾,升上一万米高空时变得十分平稳,脚下深不可测,变化万千,像海,无边无际;像山,峰峦起伏;像北极,白茫茫一边... 那种壮阔瑰丽的奇观简直无法用语言描绘。我欣喜万分地注视着窗外的美景,直到阳光刺痛了我的眼睛,才拉下舷窗的遮光板准备休息一下。

    “快看,佛光!”我前排的人惊喜地叫道、我急忙拉开遮光板往外看,只见机翼后边的中部出现了一个七彩光环,这光环好像在跟飞机一起飞行。我忙回头叫妈妈看,妈妈看了几眼,高兴地说:“还是你看吧!”我迫不及待地凑到窗口,看着佛光越来越谈,直到完全消失。我陶醉地舒了口气,转过身,搂住妈妈的胳膊,冲妈妈甜甜地一笑,心里充满了对妈妈的爱和感激....

    逛野生动物园

    今天到了深圳,李叔叔的朋友邀请妈妈和我跟他们两家去动物园玩儿。我悄悄对妈妈说:“成都又不是没动物园,我不想去,我想看别的。”妈妈说:“没办法呀,我也不想去,可是客随主便呀。”

    来到动物园,只见大门上用大红字写着:“野生动物园”。我心里想:什么野生动物园,关在笼里也叫野生?哼!我挤进售票处前的人群中,见一块大板子上赫然写着:每张票人民币70元。我一看大吃一惊,没想到动物园一张票要70块!慌忙挤出来问妈妈。妈妈说:“特区人民生活水平比内地高得多呢!”

    我们随着人流进了动物园坐上了汽车。妈妈说:“我明白了,这是关人不关动物的野生动物园。”经妈妈一提醒,我马上联想到了驰名中外的肯尼亚野生动物园。没想到我国也有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的野生动物园,我一下来了兴趣。

    汽车开动了,只见美丽的孔雀拖着华丽的长尾巴在草地上悠闲地散步,野驴在山坡上尽情狂奔,火烈鸟独腿站着休息、这时突然下起雨来,雨点打在水面上,击起一圈圈涟漪,高贵的白天鹅在水面上游来游去,不由让人联想起骆宾王“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诗句。看着看着,我不由想起了成都动物园里动物们那呆板无光的眼神。我虽然看不见这里动物的眼睛,但我可以想到它们的眼神是明亮生动的。

    很快地,我们进入了猛兽区。只见狮子披着金色的“铠甲”,迈着庄严的步伐在路边散步,威严极了。车开进了虎山。忽然,一只拦路虎向我们的车门猛扑过来,车内一片惊慌。不多时,那虎便退到路边,虎视眈眈地看着我们离开。

    出了猛兽区,妈妈不禁赞叹道:“深圳人真是,不搞则已,一搞就搞一流的,真是观念新,脑子活。”

    来到步行区,雨一下大了很多,因为没带雨具,我们无法步行参观,我只好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野生动物园。

    去“小梅沙”踏浪

    初三那天,陈叔叔和李叔叔开车带我们去“小梅沙”看海。虽然还是节日期间,可是路上已有不少建筑队开始挖山了。这些人真有些像古代挖山的“愚公”。不过这些现代“愚公”的工具不再是锄头、箩筐....而是挖土机。他们继承了“愚公”的精神,一下又一下从山上挖下土,送到各个建筑工地,建成高楼大厦。

    瞧,这座山已被挖去了一半了!

    又走了一段路,眼前出现一大片工地。陈叔叔说:“这里是盐田港的建筑工地,不久后,这里将成为我国最大的港口。”只见桔红的吊车,草绿的打桩机,橙黄的压路机正发出阵阵轰鸣,工人叔叔们为建设祖国辛勤地劳动着。

    来到“小梅沙”,只觉得凉风习习。我使劲吸一口气,好像能闻到大海那微微带点儿咸腥,而又清凉的味道。走到海边,只见风神往那一望无边的,平滑的,透明的,蓝色的海面上轻轻吹了口气,吹起了千万个小波浪,使水雾笼罩下的海面更加朦胧,神秘。涨潮了,波浪合拍地拍打着沙滩,冲刷着岸边的礁石。“深圳人真会享受!”我不禁赞叹!

    “走,踏浪去。”陈叔叔拍拍我说。

    我脱了鞋,光着脚跑到海水极浅的地方。时而用沙把脚埋在地下,时而在水里跑来跑去,时而跟海浪赛跑。陈叔叔则光着脚在水里给我照相。一个大浪打来,打湿了我的裙边,也打湿了陈叔叔的裤脚、可是谁也不恼,反而哈哈大笑。

    和我们同去的阿姨在沙滩上跑来跑去,留下一串串脚印,被海水一冲消失后又踩一串。我正看得发愣,陈叔叔说:“到了夏天,这里旅游的人可多了,这旁边的渡假村也住满了人,深圳人的口号是:‘认认真真工作,痛痛快快玩儿’。”

    我想:正是因为他们认认真真工作,所以才能开开心心、痛痛快快玩耍吧!

    还有什么教材比中国人民生龙活虎的建设和创造更能激发孩子的爱国热情呢?正是这种集中、深入而细致的观察活动,便抽象的祖国在婷儿心中越来越具体,婷儿对祖国的爱也越来越真切。

    开学之后,李老师把婷儿的这组日记一篇不落地念给全班的同学听。李老师在日记本上的批语是:“我大饱眼福,你不虚此行。”

    不当“吸臭剂”,要做“采蜜蜂”

    从南国之行开始,我发现婷儿有一个明显变化。她不再像以往那样老是不停地和我说这谈那,她变得更爱自己专心地看,独自默默地想。即使被我批评,她也懒得像过去一样和我争辩,情愿自己走开。如果她认为不辩不行,肯定会和我爆发激烈的争论。初二的时候,婷儿进入了逆反心理的高峰期,有一段时间,她甚至提出:谁规定了孩子必须听家长的话?逼得我不得不和她一起重新学习《中学生守则》。

    婷儿自己也知道,“现在的中学生们往往有种‘逆反’——老师、家长、社会对事物的看法、准则,在中学生这里多受到蔑视、嘲讽和排挤。原因也简单:上中学了,人长大,觉得该有点独立性,却又不知该怎么表现,就用这种蔑视公认准则的方法表现自己的‘个性’、‘主见’....无疑是一种幼稚的表现罢了。”话虽如此,但自然规律的力量似乎更强大。婷儿常常心里觉得父母说得对,但嘴上却非要和我们犟,而且始终不肯把她的日记带回来给我看(其实老师每周要批阅)——我们很难了解她的真实想法。婷儿的表现清楚地说明,再也不能用耳提面命的办法教育她了。

    关于逆反期的家庭教育,将由婷儿的爸爸在下一章详细介绍。我们总的思路是双管齐下:一方面父母主动调整教育方式,让我们的好思想好办法能被婷儿顺利接受,另一方面鼓励婷儿独立思考,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去辨别善、恶、美、丑。我们坚信,小学以前打下的思想基础不会说垮就垮,强烈的上进心会驱使她去追随严格的老师。至于同学之间的互相影响,我们总是提醒婷儿:不要当“吸臭剂”,要做“采蜜蜂”。

    几年之后,我们才看到了婷儿初中的日记。这些日记说明,我们的做法是有效的。婷儿在自己的探索和思考之中,总是得出我们所希望的结论。有了这个过程,那些正确的思想观念,就不再是父母和老师的要求,而是变成了婷儿自己的经验。限于篇幅,仅举出初二时所写的有代表性的几则(题目是我加的):

    勇气与虚荣心

    勇气,词典上说是敢做敢为毫无畏惧的气魄。在人们的观念中,勇气是在危急关头表现出的超人的胆量。

    其实,勇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今天小班会的时候做练习,要求最先做出来的人站起来。结果许多同学做完了也没人敢站起来,原因就是对自己的答案缺乏自信。

    我也是那些做完了题而没有勇气站起来的人之一。我做完之后想:站不站起来呢?要是答案错了,那多丢人哪!还是别站了。后来别人站了起来,我的答案也是正确的。

    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我是懦弱的,害怕自己的错误,害怕错了之后丢了面子,虚荣心最后战胜了勇气。

    我感到羞愧,因为我今天扮演了一个胆小鬼的角色。明天,我要拿出我的勇气。

    卖力与偷懒

    以前不知从什么书上看来一句俏皮话:“扫地,一件脑力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工作,既要在老师面前挥汗如雨,又要想办法不倒垃圾。”这似乎确是实际情况。大扫除时,同学大都很卖力,可是各小组做清洁时,情况可就不同了。我们小组做清洁时,就老有人找借口偷懒。

    我想,这是同学们没有真正认识劳动的重要性——不仅是为集体服务,也是对自己的锻炼,对劳动习惯的培养。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仅仅依靠惩罚来迫使同学们做清洁的话,那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

    口才与纪律

    今天的小班会,我组织大家开设了一个“糊涂法庭”,分别由同学们担任辩方律师、控方律师、被告、原告及陪审团。我希望通过这个游戏锻炼一下同学的口才。同学们倒是欢迎,但台下一片混乱,根本无法正常进行,维持纪律便花去了大半时间。

    由此,我认识到纪律是相当重要的,它如同一个安全阀,保证着工作学习的正常进行。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孤立看待的纪律问题却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同样,看来最平凡、最一般的人或许正是最不平凡的。

    偶然与必然

    考试漏掉该做的题,这种事儿我已不是第一回了。但总认为是自己当时不小心,只要下次小心就可避免。其实这“当时”二字便是大错所在、把错误发生看成一种偶然,殊不知这是一种必然发生的“偶然”。

    不光漏题,我有许多错误也是不该犯的,而往往把这些又归咎于“偶然”....考场上再紧张,也没谁“短路”忘记名字叫什么了。可见还是不够熟练,而并非“偶然”之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保证台上那一分钟的完美表演,花上十年的苦功,这一分钟不就避免了许多“偶然”吗?....我们学习也要有这个“十年功”,考试便不怕那许多偶然了。

    ....消灭偶然要在平时下功夫。

    金钱与友情

    上个星期天是我小学好朋友的生日。我由于时间来不及没去给她“祝生”,只打了个电话。她告诉我,她这次收的礼物从十几元到300多元不等,多数价值几十元。我听了不禁想:为庆祝她一个人的生日,就花家长几十块钱去买礼物,未免太奢侈,太可悲了。某些人从为送贵重礼物可以表示友情,而我坚决反对这种用钱堆出来的友情。我认为友情是建立在理解、信任上的,绝不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所以,希望同学们抵制这种“金钱友清’。友情是用行动表示的,绝不是钞票。

    游泳与学习

    明天,我们年级组织去游泳。我原以为同学们会踊跃得不得了,结果报名的人还不及半数。这可见我们班的人对体育活动的热衷程度。

    许多同学说,这样的大好时光,去游泳岂不是浪费了?我不同意这种观点、运动有益身体健康,健康的身体能给我们高效的学习。这才是正确的方式,而不是那种一味钻书本的疲劳战术。

    标点与人生

    今天,我看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心理学家巴尔肯举办了一次“青年宴会”,他要求到会的人各写一篇自传。一位满脸沮丧的青年人交给他一份只有三个标点的自传:“——!。”青年人解释说:“一阵横冲直撞(破折号),落个伤心自叹(感叹号),到头来只有完蛋(句号)。”巴尔肯立即加上了三个标点:“、...... ?”巴尔肯热情地鼓励这位自暴自弃的青年道:“青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小站(顿号),道路漫长,前途远大(省略号),岂不闻‘浪子回头金不换’(问号)?”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大大小小的挫折,有的人便自暴自弃了,而能像巴尔肯这样能预见到未来光明的人却不多。我们要想成功,这份乐观是必不可少的。

    男生与女生

    初三已经是近在咫尺了,很多人都说女生容易在初三做“自由落体’,我认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男生的潜能发挥出来后,不知会出多少匹“黑马”。但我也认为这不是一定的。因为有那么多成功女性做范例,又有那些“女状元”做榜样,怎能不让人信心倍增?我可不愿意用人们那种“女生无后劲”的观念来束缚自己,自己先承认失败。我要尽我全力去拼搏,我不知后果是否令人满意,但我很有信心,因为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也希望广大女同胞们都放手一搏,免得找后悔药吃。

    报应与好运

    今天我收到一封特别的信。署名是“老佛爷”。信里说我要抄2O份在96小时内寄出,便会有好事,否则就有报应,而且赫然列举事例若干。

    这样的信我早有耳闻,当时也曾自信地想:我要收到这类信,一定当废纸,用来打草稿。但如今真地收到了这种信,才知其厉害。我本不愿对这种“老佛爷”言听计从,但对那句“9天内会有报应”又放心不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也是人们对此类事件的多数想法,我是否也应该防一下万一呢....想来想去,竟决定写那20封信了。

    “等一等,这不是向封建迷信屈服了吗,不是成为它的又一个奴仆了吗?” 我心中的一个声音说。我一下恍然大悟,是呀,这种信不就是利用人们对灾祸的恐惧和侥幸心理吗?这大约也就是封建迷信能长期生存的原因吧!

    最后,我把那封信扔了。因为我不会把希望寄托在这些上面。什么好运、福气都来自于自身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