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图解巴菲特投资智慧 > 最佳董事会结构(4)

最佳董事会结构(4)(2/2)

公司已发展成在全美23个州拥有134家分店的集团,营业额也从1974年的1000万美元成长到1984年的5300万美元,乃至于1994年的2亿8200万美元。在1988年Bat找到Wanamaker前任总裁Jeff Comment来协助他经营事业,这个决定事后证明相当正确,但Bat认为有必要分散家族持股的风险。他们花了一段时间才在价格上达成协议。在巴菲特看来,从头到尾都没有太多的疑问,首先,Helzberg是那种伯克希尔想要拥有的事业,第二,Jeff是属于巴菲特喜欢的经理人类型,事实上,要是这项事业不是由Jeff所经营的话,巴菲特认为,买下一家没有优良管理的零售业,就好像是买下一座没有电梯的艾菲尔铁塔。

    Helzberg店年平均营业额大约是200万美元,这个数字远比其他相同规模的竞争对手多得多,这种高生产力正是Helzberg拥有高获利的关键因素,如果这家公司能够继续这种一流的表现(我们相信绝对没问题),则在不久的将来它将可以发展为数倍于现在的规模。

    许多零售业曾经拥有极高的成长率与股东权益报酬率,但是到最后,突然间表现急速下滑,很多甚至被迫以倒闭关门收场,比起一般制造业或服务业,这种刹那间的永恒在零售业屡见不鲜,部分的原因是这些零售业者必须时时保持聪明警戒,因为你的竞争对手随时准备复制你的做法,然后超越你,同时消费者绝对不会吝于给予新加入业者尝试的机会,在零售业一旦业绩下滑,注定就会失败。对零售业来说,要是用人不当的话,就等于买了一张准备倒闭关门的门票。

    巴菲特通过走动式并购,不仅买到了业绩优良的公司,更重要的是网罗了出色的职业经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