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世界是部金融史 > 第11章 冷战就是金融战(冷战时代)(11)

第11章 冷战就是金融战(冷战时代)(11)(1/2)

    第11章 冷战就是金融战(冷战时代)(11)

    您别怪我,毕竟咱们都不信仰**,钱,还是留在自己家里好。

    此时,美国面临两难选择:要么从海外撤退驻军,以减少美元外流,进而将多边兑换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要么继续在世界上继续穷兵黩武,维持军事力量,放弃美元霸权。

    由于冷战的特殊环境,美国当时军事安全要远远超出经济安全,艾森豪威尔总统又是军人出身,决策集团坚决选择了前者。

    结果:1956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尚未撤出朝鲜,黄金就撤离了美国。

    1956年开始美国自由黄金储备已经不足以抵偿短期外债;到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撤离朝鲜,美国所有黄金储备加在一起也难以抵偿短期外债了。

    金融市场,是一个信息市场,西欧对此当然洞若观火。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不兑付黄金就等于存到银行的钱打了水漂。1960年,黄金价格由每盎司35美元上涨到40美元。

    如此,就是“美元灾”了!

    鉴于需要美**事保护,西欧各国只得拼命帮忙维持美元。

    开始,西方国家还能用黄金总库平抑美元与黄金汇价,1961年5月,美国又卷入越南战争,这是一场持续了12年的战争,为应付层出不穷的越南游击队美国不得不连年扩大对外采购。

    1968年西方国家国库里放满了美元,美国黄金却不断减少……

    越战还没有结束,1971年美国终于结束了建国以来始终保持外汇盈余的记录,黄金储备也只剩下102.1亿美元,是国家短期负债的15%(678亿美元)。

    不能说西欧没有为美元尽力,马克是西欧最强势的货币,西德为了维持美元汇率1971年4月连续抛售本币,在市场上连续购买了30亿美元。结果,5月5日,开盘后一小时西柏林外汇市场出现了10亿美元的天量卖单,官方外汇市场被迫关闭。跟着,奥地利、比利时、荷兰、瑞士纷纷被迫停止官方外汇市场交易。

    没法子了,那就借用苏联的办法吧!

    西方国家创造性借鉴了社会主义阵营汇价方法——外汇价格“双轨制”。所谓“双轨制”即“绿条计划”。就是在西方国家央行储备黄金上都贴一个绿条,表示这不是私人黄金。私人黄金兑换美元,您愿意怎么兑就怎么兑,算是自由汇率;至于绿条黄金,始终按照官方汇率。

    同时,创造特别提款权,即货币基金组织大名鼎鼎的SDR。不是没有黄金吗?货币基金组织就大笔一挥自己创造点黄金出来(西方国家认可,不是真的黄金),这种SDR只能用来支付清算,不能购买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