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世界是部金融史 > 第11章 冷战就是金融战(冷战时代)(6)

第11章 冷战就是金融战(冷战时代)(6)(1/2)

    第11章 冷战就是金融战(冷战时代)(6)

    6月17日英法两国仍旧邀请苏联针对马歇尔演讲做出回应;6月27日,英法苏三国外长会于巴黎。

    谈是没法谈的。

    斯大林不可能看着自己的影响在欧洲消失,进而本土被西方势力蚕食。马歇尔计划推出后,苏联立刻谴责美国以援助欧洲复兴为条件,使欧洲成为美国经济附庸(这个似乎也没冤枉美国)。

    三天后,苏联宣布退出会谈。而且,我不去,别人也不能去!

    为促使东欧各国拒绝马歇尔计划,1947年7~8月,苏联率先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定,随后在1949年1月又成立了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互助委员会”。

    胡萝卜之外,斯大林拿出了大棒。

    1947年7月,斯大林警告捷克斯洛伐克,“马歇尔计划是直接针对苏联的,捷参加这个计划将是对苏联的敌对行动,如果你们参与,你们将用行动来证明你们甘愿充当反苏工具”,其后东欧各国逐步发表声明,声称放弃参加欧洲复兴计划。

    与欧洲复兴计划相比,苏联远没有这么慷慨,也许不是不想慷慨,实在是没这个实力。经济互助委员会更类似于一个强权条约,东欧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变为苏联的卫星国,提供原料、倾销产品。

    至于经互会成员国家之间的汇率机制,是比较离奇的。

    开始,经互会成员国本币全部估值偏高。1955年1美元兑换1.2卢布,同样的东西在经合会成员国卖30卢布,在美国却卖10美元。后来,苏联汇率改革,同一个国家就出现了一系列汇率:官方汇价、贸易汇价、旅游汇价、居民旅游汇价、私人汇款汇价……

    最离谱的是转账卢布,1963年经互会批准在东欧国家实行“转账卢布”,即各国之间贸易差额清算以“转账卢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