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再婚书 > 再婚书 再婚,到底为了什么?(9)

再婚书 再婚,到底为了什么?(9)(2/2)

杀父娶母。

    俄狄浦斯违反意愿,无意中杀了父亲娶了母亲。当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但恋母情结在现实生活中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它实际上是一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最早发生的人际关系。人在长大以后要与外界交往,在这过程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在不同程度上都受恋母情结的影响。可以说,后来的各种人际关系都是恋母情结的变形。

    三至六岁时出现的恋母情结是第一恋母情结,这个时候的孩童依赖母亲的怀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进入青春期之后就会出现第二恋母情结。第二恋母情结的对象不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而是父母的替代者,即家庭之外的长者,他们可以是父母的朋友,也可以是自己的老师、历史上的名人或当红的明星。

    恋母情结的本质是相似和互补的。

    以男孩为例,他与父亲同性,所以相似,而相似又引起认同,使男孩以父亲为榜样,向父亲学习,模仿父亲,把父亲的心理特点和本质吸纳过来,成为自己心理特征的一部分。男孩与母亲不同性,可以互补,取长补短,相依为命,这就是恋爱或对象爱。于是,男孩与自己的父母形成了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可以用“恋母仿父”来概括。恋母和仿父常常相互促进。父亲爱母亲,而男孩模仿父亲,他也会越来越爱母亲。母亲爱父亲,男孩为了获得母亲的欢喜,也必须让自己越来越像父亲。

    到第二恋母情结的时候,孩子就会找寻父母之外的年长者作为自己模仿、学习的对象,这是相似作用的表现。而互补作用则表现为爱上一位年纪比自己大很多的异性,这也叫“牛犊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