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天经地义(1/2)

    天经地义

    洋大人曰:“好比吧,今天我们三人在此相聚,过了二十年,我的儿女长大,找到了你,叫你‘伯伯’焉,喊你‘叔叔’焉,你对他照顾爱护之情,就油然而生。”我曰:“这是天经地义的,知己朋友有时候托妻寄子,有啥稀奇的?”洋大人曰:“这是你们中国人的天经地义,我们美国人的天经地义就不是这样,不要说朋友,就是亲兄弟姐妹的儿女,到时候也好像路人。”

    鸣呼,诗不云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经洋大人这么一提,柏杨先生发觉果然如此。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中,至少这一点似乎应该保留下来,友谊不限于自身,还上溯到上一代,儿子是朋友,老头也亲近多啦。更延续到以后的孩子,海外华人,“刘关张”三姓不就共有一个祠堂乎?而且从功利角度来看,中国这种念旧的感情,可以使人际间产生一种黏性,更可以使整个社会产生一种动性。

    拉得太远啦。只是想说明一点,我们既不是亚当夏娃,凭空而降,也不是孙悟空先生,从石头缝里跳出来的,就没有办法不背上文化遗产的包袱。这包袱里的货色有好有坏,采取一刀两断的办法,不但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犹如猪八戒吃人参果式的西化,不但是不必要,也是不可能的也。

    过去的“门当户对”,可能只指身外之物,宰相的女儿最好嫁给天官的儿子,百万富翁的儿子最好娶大实业家的女儿。柏杨先生现在嚷嚷的“门当户对”,却不是指外表上的那些玩艺年木刻本。,而是指婚姻的平衡——夫妇间的健康的平衡,知识的平衡,性格的平衡,见解的平衡,境界的平衡,甚至家世的平衡,财富的平衡,朋友的平衡。前已言之,柏杨先生一直想返老还童,嫁给玛格丽特公主,最后当然是没有嫁成。不过万一嫁成啦,包管也不会是好婚姻。即令她阁下鬼迷了心,死心塌地爱我到底,那日子我也会越过越苦。盖伙食问题虽然解决,朋友问题却没有解决。昔吾友刘邦先生当了汉高祖之后,把老爹刘执嘉先生弄到皇宫里当太上皇,有吃有喝,有玩有乐,应该高兴了吧,可是他却不高兴,盖举目所及,都是儿子的部下,连谈谈心、发发牢骚都没有对手。还是刘邦先生把一些流氓地痞,从故乡迁了来陪他,老头才觉得舒服。夫玛格丽特公主的朋友都是些衣帽整齐、文质彬彬的家伙,而柏杨先生却喜欢蹲到街头下下棋,吃吃担担面,和老朋友聚聚,怨天尤人兼骂骂大街,而这些老朋友一个比一个没见过世面,见了公主就浑身发抖,直想开口借钱。这种婚姻,恐怕问题重重。

    家世、财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