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六章 这个学生,我要了(2/2)



    “嗯,有一个需要,麻烦打开一下信号,如果防止泄露的话,可以实时监测,”

    “我得用一下你们京大的超级计算机。”

    “把这一段程序跑一遍。”

    “如果能正确的输出,这最后的结果就完全板上钉钉了。”

    闻言,张正一口答应下来,随即打了个电话过了,一会儿后,表示已经安排好,

    接着,

    赵所长将所有的代码输入到电脑中,同时连接到超级计算机,

    当按下回车键时,

    一个大大的绿色信号,瞬间出现在电脑屏幕中,

    “可以!”

    “程序是正确的。”

    “这一篇论文,是对的,包括里面的操作系统。”赵所长兴奋激动起来,

    在车上刚开始得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压根是不相信的,然而伴随着了解的越多,就越加的震惊,也慢慢的相信起来,直到自己亲自来到会议室,真正见到这篇论文。

    他才确信,这的确是真的!

    “张校长,我想知道这一篇论文的作者是谁。”

    赵所长激动的问道,

    “是国内的哪个学术小组或者是机构,这是一个重大的世纪发现,必须要重视再重视,就算是纳入下一次的五年计划都不为过。”

    “是啊,这篇论文的作者是谁?”

    “不过,我怎么感觉不像是专业出身,论文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有一点顺序错误,这个小错误不应该犯。”王波院士同样开口问道,抓住了一个小细节,

    王生和张正对视一眼,

    最后王生回到:“这是今天上午,京大研究招生组邮箱中收到的一封邮件,至于署名的话是个人署名,ip地址查过,是来自皖北的一所一本院校。”

    “个人署名?”

    “这是一个人单独完成的?”赵所长有些吃惊,

    按照正常来说,这种大型项目都是有一个项目组或者是两三个联合起来共同完成,所以背后的署名将会是一个项目组或者是很多人的联合,通讯作者上可能只会加一个,

    但终归不可能是像这种个人署名,

    除非………

    “张校,你可别说这真的是一个人研究出来的?”

    陶伟有些震惊,绕是他的城府,都有一些站不住,

    王生点了好点,有些慎重的说着:“虽然我也不相信,但目前来看的确是这个样子,这是来自于皖北的一所一本院校的一个在校学生做出来的,至于为什么要发到我们招生组的邮箱里,我感觉好像只有一个可能……………”

    “这…………”

    “该不会是想要上贵校的研究生吧?”

    “什么时候,贵校的研究生,需要这么一篇论文来打开门道?”

    王波院士有些无语,

    这一篇论文无论是放在哪里都可以直接拉到正教授的水平上,

    享受国家的特殊补贴,

    然而,眼前是什么,

    就为了上一个研究生?

    就算是京大,也不至于这么夸张吧…………

    一时间,

    会议室中的专家学者们,陷入到了三观颠覆的状态。

    旁边的张正见到,有一点吃味了,

    怎么?

    没看到,研究出这一篇论文的作者,都已经选择他们学校了。

    这还不能说明他们学校的含金量?

    王生看着有些自豪,这可是他亲自发掘出来的,

    “不行!”

    “不能去你们那里读研究生。”

    “我要亲自带,这个学生,我要定了。”

    过了好一会儿,

    王波院士甩出了这么一句话,

    张正:“………………”

    王生:“………………”

    不是吧,

    您可是工程院院士,有必要抢一个学生吗?

    两个人话还没说出口,

    旁边的陶伟马上反应了过来,同样开始了抢人:

    “不行。”

    “老王,前几天,还听你说带学生太累了,不准备再收新的学生。”

    “现在怎么回事?可不能说话不算话啊?”

    “我那里还缺两个。”

    “这一次千万不要和我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