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非洲帝国 > 第十四章 飞速发展

第十四章 飞速发展(1/2)

    第十四章 飞速发展()

    要建立一个矿业公司,在南非这个矿产丰富的国家并不是什么难事,难得是下一步,在南非建立起最基本的工业。

    十九世纪末正是西方列强飞速发展的年代,随着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新的生产方式不断涌现,新的工具机器不断发明,这是一个幸运的时代,意味着那些落后的国家可以抓住这个机遇,略过那些早期的发展阶段,实现跨越式发展。

    历史上的德国、美国就是在这段时间,通过新的发明发现站在了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一举超过了老牌的英法等国,成为新的世界强国,几十年之后的日本也走了同样的道路。

    但这并不意味着有钱就可以买到一切,至少许多核心的技术,是不会有人卖的,需要自己去发明发现。

    这就是说,用钱可以买到一座炼钢厂,但却买不到最核心最先进的炼钢技术,这个道理在未来也是一样。

    不过李慕菲首先要考虑解决的是有无的问题,至于提高钢铁的生产效率的质量只能是以后再考虑的问题。

    1877年,凭借着李慕菲名下的巨额资金,南非工业公司一举引进了一家钢铁厂和一家水泥厂,在南非工业发展的道路上前进了重要的一步。

    为了进一步提高南非共和国的工业制造能力,李慕菲说服了自己的父亲李永瑜,让李永瑜在华人的几大世家和布尔人中宣传开工建厂的好处与巨大回报。

    在南非华人们中,最受尊敬的是读书人,然后是做官的,其次是经商的,然后是有几分薄田的农夫,最受歧视的是那些为矿井工作的人,这些人的地位几乎只比乞丐和妓女高一点,也因此,华人们流行的是有钱就去买船出海经商,或者是买地租给平民,当个地主,从未有人考虑过买下矿井采矿赚钱。

    而布尔人的观念更加偏激,他们只看重土地,有钱的话,统统要投入在他们那已经很庞大的农场中去,这就使得他们的农场越加庞大,最大的农场甚至大到要骑马跑上半天!

    两个民族不约而同地对采矿业的忽视使得英国人趁虚而入,这也是英国人之所以能够控制南非的大部分矿业生产的最主要原因。

    李永瑜的游说并不能改变这两个民族根深蒂固的对于手工业者的歧视,但在李家兴办厂矿所得巨大收入的影响下,还是有一些华人世家将资金投入到了工厂,兴办了一些工业,一些布尔人农场主也因为农场经营的不景气,而尝试着将农场买掉,用得来的资金投入工业和矿业,在李家和陈家的带动之下,原本一穷二白的南非工业渐渐有了发展起来的迹象。

    为了推动南非工业的发展,李慕菲甚至做出了一些不利于自己的决定,他主动将一些拥有专利的发明与华人布尔人企业家共同生产,所得利益双方按比例分配,这些举动更进一步地推动了南非工业的发展。

    到了1877年年底,短短两年间,凭借南非制铝公司,陈羽青和他的家族就得到了超过120万英镑的收入,其中有80万都成为他个人名下的财产,而这笔巨款几乎全部被陈羽青投入南非的基础教育建设之中。

    而李家在制铝一项上所得的收入更加巨大,超过了180万英镑,李永瑜也拿出其中的100万无偿投入了南非共和国的基础教育,两家的举动令一向标榜推行教化的沈家坐不住了,而一向自认为领袖南非的福建李家也不能无动于衷,几大世家牵头之下,陈羽青的教育部又获得了60万英镑的捐款。

    到了1877年年底,加上两年来共和国政府拨给教育部的特别拨款和增加的预算,教育部名下可供支配的款项已经达到了300万英镑,远远超过了陈羽青最乐观的估计。他的计划也随着财政的宽裕而越发庞大起来。

    1877年,教育部部长陈羽青(升官了)、农业部部长李永瑜等人提议,张阳总统推动下,南非共和国议会通过了《国民教育法》,规定年满7周岁的儿童必须接受至少3年的免费小学教育。

    最迟至1878年年初,南非国内一共建设了1020所免费小学,87所中学,5所大学,10所师范学校,聘任了一万名以上经过培训合格的教职人员,并且从一些欧洲国家高薪聘请了大学讲师,因为许多南非华人会说德语和荷兰语,所以这两个国家的教师最受欢迎,南非各地的私塾基本上消失,教会学校也无奈地推出了历史舞台。

    此外,为了提高国民的素质,陈羽青又在全国各地开办了义学、夜校,为成年人提供再教育的机会,在陈羽青1878年提出的雄心勃勃的《教育部世纪末发展纲要》中,陈羽青制订了一个空前的宏大梦想,要在22年之内,也就是1900年之前,将全国的识字率提高到95%以上!

    在陈羽青的努力下,遍布全国的教育网络体系已经形成,南非也拥有了从小学到大学完善的优秀的教育体系。

    在这几年中,南非工业公司又从欧洲购买了大量的生产设备,建设了其他一些工厂,李慕菲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至少能够保证战争一旦暴发,南非工业公司能够生产出足够的军火来支持南非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