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锦衣月明 > 第四十八章 龙川江畔铁索寒

第四十八章 龙川江畔铁索寒(1/2)

    顺着村内小溪边上的一条土路,向南走出大约一里的路程,就来到龙川江边。

    龙川江呈西北至东南流向,滚滚江水发源于村子西北方向的大山之中,江水穿山越岭,流至眼前的位置时流速已显著放缓,但江面却突然变得宽阔。

    站在河的北岸向南岸望去,对岸的大山隐在茫茫的晨雾之中,若隐若现,虚无缥缈。

    两条粗壮的铁索悬在河的上空,伸向对岸,这就是村里人日常出山的唯一道路。

    村里的头人领着众人爬上铁索桥的北端,只见两条粗壮的铁索被绑在两块巨石上,铁索上横穿着一个自制的正方形铁笼子,笼子约有半人多高。出山的人们需要站在笼子之中,依靠双手牵拉铁索,带动铁笼在铁索上慢慢向前滑动,才能到达对岸。

    由于常年同铁索摩擦,铁笼上部的横梁已被磨出一处月牙状的凹槽。

    目测铁笼的大小,一次最多也就可容纳四、五人同时过江。

    行前,骆石印和休能简单地和众人一起分析了一下目前的敌情。从前几次被堵截的经历来看,倭国人很可能已经封锁了这山内的各个路口要道。作为出村的唯一通道,眼前的铁索桥是否已被敌人从另一端封锁?值得怀疑。

    怀疑归怀疑,此桥是大家过江出山的唯一通道,总得试一试。

    “方丈,让我们打头阵吧!”金光寺的不嗔和尚率先请缨。

    “好,大家千万小心。一有情况立刻回撤,不可冒进!”休能对不嗔等人点点头。

    不嗔和另外四名金光寺武僧依次登上铁笼。

    为安全起见,村内头人特意从村里带来两条粗麻绳系在铁笼上,并让村里的两名壮硕的年轻人站在铁索北端的岩石上,握住绳子的另一端,一旦有情况,立刻回拉绳子,以使铁笼内的人尽快回到北岸。

    “注意安全!”骆石印向已在铁笼内准备出发的五人挥挥手。

    笼内五人挥手向大家致意。

    不嗔和尚率领大家用力地牵拉铁索,铁笼慢慢地向南岸移去。

    雾中的龙川江江水静静地在脚下由西向东流淌着,北岸的景物越来越模糊。

    南岸越来越近,已经能够模糊的看到南岸江边茂密的灌木丛。

    “大家放慢速度,慢慢靠岸!”不嗔小声地命令大家。

    不嗔的话音刚落,就见对面山上的草丛中一阵响动,十几条黑洞洞的枪口指向铁索桥上的不嗔等人。

    “不好,倭国人,赶紧向回拉!”不嗔大叫一声,五个人忙乱地转过身去,向北岸的方向用力牵拉铁索。

    “呯、呯、呯……”倭国人的枪响了。随着一阵鸟铳射击的声音,铁笼的五人全部中弹。

    “有情况,赶紧拉绳子!”站在北岸岩石上的休能大吼一声,快速跑过去,和两位负责拉绳的年轻人一起用力回拉绳索。

    骆石印、石朗、施天济、巴乌等人也纷纷跑过来,一块用力往回拉绳索。

    铁笼很快就被拉回北岸,不幸的是,笼内五人三死两伤,不嗔和尚壮烈牺牲。

    “不嗔,你醒醒啊!”休能紧紧抱着自己的爱徒不嗔的尸体,老泪纵横。

    好在倭国人的鸟铳属单发火器,发射完后需要重新装药,在他们准备发第二枪之前,铁笼已被拉至射程之外。两位受伤的武僧只是肩部有些擦伤,幸无大碍。

    “看来此路不通!”骆石印凝望铁索,面色冷峻。

    的确,倭国人已经用火器封锁了对岸,此时如果仅凭两根铁索强行通过,无异于以卵击石,结果只能是自取灭亡。

    无奈,一行人只得留下几人守卫铁索桥,其余的重新返回村子,另谋新策。

    大家怀着沉痛的心情埋葬了三位死难的金光寺僧人,休能望着不嗔等三人的新坟,久久不愿离去。

    午饭后,心情稍微平复下来的休能方丈和小分队成员以及村子的头人召开了一次简单的会议,就下一步的去向进行商讨。

    “要不俺带领几个弟兄强行冲过铁索桥,杀对岸倭国鬼子一个人仰马翻!”施天济率先大声发言。

    “不行,对面的倭军不是一般的敌人,他们是配备了鸟铳的敌军精锐,硬冲肯定不行!”叶茹柳表示反对。

    “那也不能在这干呆着!”施天济有些沉不住气。

    “老施,先别着急,这不,大家正在想办法吗!”谢元说道。

    “这东、西两面的山上有能出去的路?”石朗望着村里的头人问道。

    “这两座山据说绵延数十里,其间多河流、断崖、深谷及猛兽。老夫世代生长于斯,还未听说过有人能够翻越两山,安然出去的。”头人情绪低落地说道。

    “这两座山不能作为我们选择出路的首选。在茫茫大山中行走,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风险,比如滑坡、泥石流、猛兽袭击等。而且一旦被困于其中,食物、水源这些日常生存所需的给养,都有可能成为我们致命的危险。”巴乌对在山中生存多少有些了解,他向大家分析了他所知道的在山中行进的各种风险。

    “不错,在不熟悉地形的深山中行军,确有诸多不可预知的风险,这些风险都有可能成为阻碍我们出山的障碍。”休能对巴乌的观点表示赞同。

    “大家开动脑筋再想一想,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能出去。”骆石印启发大家。

    “老丈,我们能不能乘伐顺着河流东下,再寻机上岸找寻出路呢?”大家沉默了一会儿,李如珠问村内头人。

    “这个……以前村里从来没有人做过此事,还真不好说。”头人不置可否。

    “老丈,可否帮我们制作几只竹筏?我进村时看到村西的山上有一片竹林。”骆石印觉着李如珠的建议可以一试,便问村里头人。

    “这没问题。”

    “那我们准备何时动身?”休能问骆石印。

    “最好是在晚间,这样可避免被倭国人发现。”。

    “老丈,这一只竹筏之上最多可站多少人?”休能问头人。

    “大约可站十人。”

    “一下午的时间,能否帮我们制作六只竹筏?”骆石印问头人。

    “应该可以。你们如果今晚急着动身的话,我这就去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