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37章 不耐(1/2)

    听到福临的声音,四贞一颤,只觉得刚刚有点热气的身子又开始发冷。

    她原对福临只是些朦朦胧胧的情意,今个叫太后一说,倒有些明白了,只是已经下了决心,想着以后离他远一些,谁料这会儿就要见面。

    一时间,她冷汗浮了一背,手脚几乎要打起摆子,神思混沌,身体却自动反应,蹲身福礼:“给皇上请安——”

    那声音听起来她自个都觉得有些不真实。

    福临有些疑惑的看了她一眼,正要说话,太后笑道:“皇上怎么这会过来了?”

    “听说母后这两天有些不好,儿子心里惦念,下了早朝就赶过来瞧瞧。”福临边说边解了大氅的金绦,由吴良辅替他脱了接在手里,然后看着四贞道:“你怎么还穿着大毛的衣服,不热吗?”

    感觉到太后投过来的目光,四贞没抬头,低声道:“这就准备走了。”

    她可不敢告诉皇上,从进来开始她还没找着机会脱外面的衣服,也幸亏没脱,不然之前在廊下跪的那些个时辰,非得冻病不可,就是这样,她也打了两个喷嚏。

    福临从进来就没见四贞抬头看他,这会儿她说准备走了,微不可见的皱了皱眉,沉声道:“怎么朕一来你就要走,难不成朕是老虎?”

    太后看了看四贞,嗔怪地对皇上说,“阿贞脸皮薄,你逗她做什么?快坐吧,难为你惦记哀家,哀家没什么事,只是前日多吃了两个汤圆,顶着了,如今已经大好。听说皇上颁发了新的谕令,可顺利?”

    福临冷笑一声,“儿子昨个谕令改变仅有满臣奏事的局面,告诉朝臣们,以后凡章奏,令满汉侍郎、卿以上会同奏进。那些王公贵族们,自是闹翻了天,但这朝廷,若只让满臣一味把持,那些汉臣如何能真心做事?天下的汉人如何能归心?不管如何,谕令已经下,他们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都得照做。倒是那些汉臣,朕瞧着甚是欢喜!”

    说着,他脸上微微露出笑意:“吏部尚书陈名夏还说朕有唐太宗之风,母后还记得不,朕阅读《通鉴》,曾问大臣们历史上的各个圣明之君谁最杰出,陈名夏以唐太宗对,他如今这样说,显然是此举颇得汉臣之心。”

    太后却有些忧心忡忡,“那陈名夏虽是前明崇祯十六年的探花郎,爱读书,通古博今,为人却颇善投机,平日里与满汉两边的权贵都颇为交好不说,且好为名高,恃才凌人,去年春天,张煊一案发送济尔哈朗、硕塞连同内院、刑部大臣复审,皇上不是还因为他闪烁其辞,处处强辩,辞穷理亏只会一味哭诉投诚之功感慨他‘其为辗转矫诈之小人也’怎么前不久又将他起复呢?”

    福临不以为然道:“人无完人,那陈名夏虽有不是,但他确有大学问,所谓用人用长,岂能因一时的过错就抹杀他全部的功绩?”

    太后沉默了一会,道:“皇上有如此胸襟,实是我大清之福,只是哀家听说,皇上到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