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猛士回明 > 关于满清八旗兵的军事构成

关于满清八旗兵的军事构成(2/2)

百余人,个别地方也有超过千人的。

    佐领:早期满旗社会,出兵或狩错时,按家族村寨行动,每10人选1人为首领,称牛彔额真(箭主之意)。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哈赤定300人为1牛录额真,作为基本的户口军事编制单位,牛彔额真1人管理,始正式成为官名。天聪八年(1634年),改称牛录章京,入关後,改为汉称佐领,正四品。驻京师者置於参领之下;驻防,则置於协领之下。战时领兵官,平时为行政官,掌管所属户口、田宅、兵籍、诉讼诸事。其职多为世袭。也是社会与军事组职名。牛彔是八旗的基本单位。早期满族社会,它兼有行政、生产、军事三种职能。入关後军事职能增强,生产职能逐渐消失。清代各所辖壮丁数在各个时期不同。皇太极时每佐领壮丁约略200人;康熙时百三四十人;嘉庆时,则以150人为率。

    领催:清代满语拨什("催促人"之意)的汉译名。低总军职。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各佐领下皆有设置,由马甲、闲散内优秀者礼之,每佐领下5人,专司登记档案及支领俸饷诸务。满洲之领催兼於本佐领下识字扩军内挑礼。

    骁骑校:清代八旗低级军官名。满族社会早期称代子,满语称“分得拨什”,代行者之意。骁骑校设於佐领之下,正六品。

    马甲:即马兵、骑兵。又称骁骑。满洲等旗人成丁後,其出路主要是桃礼马甲,由本佐领下步甲,养育兵,匠役和闲散余丁中桃礼,由马甲再选为前锋,扩军等。京旗马甲隶骁骑营,满洲每佐领下20人,专辖於八旗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