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燃烧的海洋 > 第四十七章 深海快枪手

第四十七章 深海快枪手(1/2)

    .确实是一艘“孙元一”级,对比噪声特征后,确定是该级第二艘,也是现代重工建造的第一艘,“郑地”号。

    虽然韩国的制造业非常发达,现代汽车卖到上百个国家,造船实力也非常雄厚,但是在尖端精密制造领域,韩国比德国还是差了很大一截。“郑地”号的装配标准,特别是消声瓦的敷装强度明显比不上“孙元一”号。

    “郑地”号服役不久,就爆出消声瓦敷装强度不够,在航行中大面积脱落的消息。

    严格说来,这怪不了现代重工。

    因为214级本来是209级的aip版本,而209级在设计时,消声瓦还没有应用到常规潜艇上。韩国海军的209级,即“张保皋”级在中期改进时增添消声瓦,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孙元一”级的问题不太突出,主要是德国采用了更加先进的装配技术。因为建造成本已经超支,又遇到百年罕见的全球金融风暴,所以韩国海军没有花钱让现代重工从德国引进技术,而是让现代重工自行开发,在“郑地”号等八艘自行建造的潜艇做中期大修时,再做改进。

    消声瓦脱落,对潜艇的隐蔽性有非常严重的影响。

    距离拉近后,不但侧舷声纳能探测到,连艇首的攻击声纳也能探测到“郑地”号发出的噪声。

    汪誉涵没有错过机会,把“郑地”号放到前面去,然后悄悄跟了上去。

    “现在怎么办?”牧浩洋有点焦急,因为又是一个小时过去了。

    “跟在‘郑地’号后面,也许有点慢,但是肯定能把你们送到目的地。”汪誉涵一点也不急,潜艇艇长都不是急性子。

    “可是……”

    “‘郑地’号肯定发现了我们,知道我们越过了黄海中线,不然不会加速跟上来。”汪誉涵笑了笑,说道,“虽然‘郑地’号不知道我们要干什么,但是在找到我们之前,它会一直向东航行。这里离韩国西海岸只有几十海里,等到‘郑地’号发现跟丢了我们,离韩国就不远了。”

    “你能保证它不会转向?”

    “至少现在没有转向,即便等下转向,我们也可以停下来,等它走远了,再加速驶往目的地。”

    “不能再快了?”

    汪誉涵点了点头,说道:“我尽了最大努力,运气还不错。如果是的‘孙元一’号,我们现在还在向南航行。”

    牧浩洋叹了口气,没再多说什么。

    这时候,电子军官走了过来。因为“海蛇”号只有三十三名官兵,其中五名军官,所以没有通信军官,由电子军官负责通信工作。

    “刚收到的,志愿军司令部下达的命令。”

    “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汪誉涵锁紧眉头,接住电子军官递来的电文。

    “上面有总参谋长的电子签名,说得非常明白,从收到命令时开始,我们以朝鲜人民军的身份参战。”

    参战!?牧浩洋一惊,朝电文扫了一眼。

    确实有陆风烈总参谋长的电子签名,内容明白无二。

    “妈的!”汪誉涵低声咒骂了一句,“下达作战命令,全体官兵进入战斗岗位,检查火控系统与鱼雷。”

    命令立即传达下去,指挥舱里亮起了红色灯光。

    半个小时前,朝鲜最高统帅朴俊哲在平壤发表了一份措词严厉的外交声明。

    朴俊哲一改外交官的不良习惯,只用五分钟就把话说清楚了:朝鲜将动用一切手段实施主权国家不可剥夺的自卫权,人民军将在陆、海、空、敌后等各个战场以最无情的手段打击侵略者。

    黄峙博很有耐心,看完电视新闻,才把徐褶涛叫来。

    因为志愿军不是正规军,不能利用中国军队的某些战略设施,比如专门与潜艇通信的陆基超长波电台,所以黄峙博让廖文纲把一架经过特殊改进的y-8涂上人民军的标志,暂时由志愿军使用。

    这架运输机只有一个用途:与潜艇通信。

    因为无线电波的波长与发射天线的尺寸成正比,所以陆级超长波电台,往往以民用电力输送线作为发射天线。

    要把这么巨大天线搬到天上去,显然不大现实。

    解决办法就是:在经过改装的平台上,比如运输机上拖一根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长的电缆,作为电台的发射天线。

    因为参战的都是常规潜艇,全都在黄海,潜深也就几十米,所以天线不用太长,五公里就够了,完全能由y-8拖带。

    “海蛇”号收到的电报,正是这架飞机发送的。

    另外七艘在黄海上活动的常规潜艇也收到了命令。

    把命令发出去,不等于万事大吉。

    黄峙博给徐褶涛安排了一个任务:带着朝鲜大使馆的武官去新义州,组建志愿军海军司令部,率先与人民军展开合作。

    按照黄峙博的安排,参与袭击的潜艇都将前往朝鲜港口,涂上人民军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