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中华吁天录之铁血铸河山 > 第二章 环顾中原谁是主

第二章 环顾中原谁是主(1/2)

    带着几分欣喜,几分犹豫,陈宝真开始适应起自己这个角色来。说实话,这个角色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就像旧时戏班子演关公必须破脸或者破刀一样,他对左宗棠这个身份也是很敬畏的。

    “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可以说是对左宗棠的最高褒奖——也是恰如其份的赞誉。作为“同光中兴”的名臣,湘军的主要统帅之一,回乱的平定者,新疆的收复者,左宗棠在历史上的地位极高。这一切的基础,除了他本身的才能声望成就,就是湘军这个团体。

    众所周知,湘军这个军事团体与军阀不同,他的将领大多是书生出身。“罗山乡塾教兵法,数十门生皆壮儿。朝来跨马冲坚阵,日暮谈经下讲帷”,《湖南少年歌》中的这些诗句,是对湘军将校最真实最生动的写照。从现代的角度来看,这种治军方式无疑是落后的——至少比近代化的淮军落后。与西式教官教法,西式武器装备的淮军相比,土法土器军制的湘军实在很“土”。

    但是湘军也有着自己的优点——一是地理优势,湘军距离太平天国的发源地很近,而且挡在其北上的必经之路上,这就注定了在清军绿营无战斗力的情况下,湘军建立和发展壮大的必然性。而湘军距离太平天国的统治中心南京很远,这就决定了湘军是灭亡太平天国的主力甚至是唯一因素,包括淮军也只能给湘军“打下手”(离得近的都被扫平了,像两江三省,江南江北大营,太平军隔三岔五去串个门,有什么家底都被“顺”走了);二是人文优势,湖湘子弟不是文弱书生或者粗鄙武夫,湘军将帅曾、胡、彭、左等人几乎都挂有“政治家”的头衔,上承经世派,下启维新派,人才辈出,正所谓“中兴将相,什九湖湘”,这样一个军政两手抓,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以师生亲友乡党为纽带紧密联系的将校团,作为自己的政治团体简直不能再合适了——不管是把持朝政或者割据一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湘军可以效仿淮军进行近代化军制改革,淮军却未必能像湘军一样拥有这样多的治军理政人才。可惜完人曾公自剪羽翼,只保留下两三万人的核心以自保,当然,传说中这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接受了朝廷的拉拢,与绿营等军威胁湘军侧翼,使曾国藩多了一层顾忌,不然,以湘军当时的实力,不敢说逐鹿中原,至少划江而治不是做梦。这次自己成为决策的一方,千万要吸取教训,不要给曾国藩太多的掣肘,相反,要极力推动湘军的**运动,即使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影响,也要在湘军的内部,等到曾公百年之后。。。

    当然,左宗棠想的很美好,不,应该是说陈宝真想的很美好。这不是三国群英传,他可以在一座或者几座城池中搜罗到足够的武将,然后让这些武将带兵占据各个城池——即使是三国群英传中,也需要在占据了城池之后继续发掘人才啊。用湖南的书生担起割据大江之南,掌控两江闽浙两广湖广云贵川黔康藏的重任。。。他还真把这当成游戏了。

    如果是真正的左宗棠,他肯定不会这么想;但是陈宝真不是真正的左宗棠,左宗棠看过的经典接受的教育,他在二十一世纪,至少以他的年龄和阶级,是不用理会的;不过还好,陈宝真也不是傻子,他总算明白妥协,明白分蛋糕的道理,他知道各地豪强的势力有多大——总不能指望太平军把人都收拾了他去接收地盘,世上没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