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引子(1/2)

    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正月初四中午,开封崇元殿。

    此时,殿内殿外一片喧闹之声,文武大臣神色张惶,有的哆嗦不已。

    年方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六神无主,紧紧抓着后母符太后的衣襟,“哇哇哇”地哭了。

    符太后只有二十多岁,处理朝政经验并不丰富。此时此刻,她内心波翻浪涌,恨透了发动陈桥兵变的赵匡胤!

    萧国公范质出班奏道:“太后,如今赵匡胤的大军停在城外,城内不少兵马响应其兵变。石守信、王审琦已经命令部下打开城门,招呼赵赵匡胤大军入城。开封城内,我们能调动的兵马少得可怜,这该如何是好呀?!”

    宰相魏仁浦骂道:“赵匡胤,你这个王八蛋!太祖、世宗均待你不薄,你却拥兵叛乱,欺负孤儿寡母,你良心被狗喂了!我魏仁浦誓死保卫后周基业,和赵家军血战到底!”

    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振臂高呼:“我听魏丞相的,大家还愣在这里干什么?快分头通知城内兵将,迎战叛军!”

    韩通话音过后,只有少数文武应和着。

    宰相王溥摇了摇头,一脸无奈:“匡胤这做法是不对,可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赵家军兵临城下,随时可以入城。但匡胤不忍与咱们刀兵相见,而是严敕军士,勿令剽劫,这足以说明,匡胤并无害人之心。就算是陈桥兵变吧,老臣以为,这是匡胤部下心血来潮所致。依臣之见,还是和平解决为好。如果咱们动员开封军民与赵家军作战,就怕宗庙毁于一旦,到最后,开封城将玉石俱焚!”

    符太后毕竟是女流之辈,哪里见过此等危急情况,颤声说道:“众爱卿,想我后周已立三主,在华夏版图上,与其它诸侯国相比,是个强盛国家。想不到恭帝即位不到半年,赵匡胤就举兵谋反,是可忍孰不可忍!”

    魏仁浦叫道:“我就不信,到底是忠于后周的人多,还是忠于赵家军的人多!符彦卿统领着天雄军,完全能控制河朔三镇。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勇敢地和叛军作战,坚持数日,天雄军、淮南军等忠于皇室的兵马一到,内外夹攻,就一定能战胜叛军!”

    符太后听了魏仁浦之言,信心大增,因为符彦卿是她的亲爹,一向能征惯战,是后周台柱级将领,被封为魏王。其军队战力强悍,是后周劲旅,主要用来对付契丹军的入侵。

    众文武听了魏仁浦之言,信心陡增,开始摩拳擦掌,要和赵家军pk一番。

    实事求是说,如果拥有最终决策权的符太后处置得当,凭后周皇家的威仪,完全可以和赵家军较量一番。

    只可惜,在这场黑白二子的博弈中,符太后因为缺乏远见,未开战就自乱阵脚,败局已定。

    符太后竟然这样说话:“众爱卿,我对军旅之事知之甚少,发兵抗敌的事,还是由众爱卿定夺吧。你们各自指挥自己部下,和叛军作战!”

    众文武听了,面面相觑。

    就让在下替崇元殿的这些文武分析一下:天下是你柴家的,柴家最高领导人放弃指挥权,让咱们各自为战,这仗怎么个打法?还不是群龙无首?最终被赵家军各个击破!

    这想法,应该是大多数文武的想法。

    真实的历史就是这样,机会转瞬即逝,没有把握住扭转历史滚滚车轮的良机,只能被历史的车轮无情地碾碎!

    范质长叹一声:“唉,只怪我在正月初一惊闻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我国后,与王溥、向训、张永德等人保举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带兵迎战。想不到赵匡胤得到军队支配权后在陈桥驿玩黄袍加身的戏,反而率兵颠覆后周政权。作孽呀作孽,赵匡胤,你这厮做得太绝了呀!你对得起九泉下的太祖、世宗吗?”

    范质虽然满腹经纶,但毕竟是一个文人,此时这种抗议性的言论,对时局的发展起不了多少作用。

    百无一用是书生,今古皆然!

    其实周世宗柴荣乃一代雄主,他生前安排了三方辅政的格局,辅佐继位的周恭帝柴宗训,可以说考虑得相当全面。

    哪三方?

    第一方,外戚。自古以来皇帝都喜欢依靠外戚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周世宗在不利的政治形势下,也选择了这条路。本来周世宗的原配夫人符皇后死后就一直没有立皇后,但由于符皇后的父亲是当时势力很大的地方军阀符彦卿。周世宗在临死前几天,把符皇后的妹妹,也就是符彦卿的另一个女儿立为皇后。此举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要靠老丈人的力量维护年幼的周恭帝的天下。说起这位符彦卿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有三个皇帝都做过他的女婿——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当时符彦卿被封为魏王兼天雄军节度使,天雄军在哪里?就是著名的河朔三镇,河朔三镇就是卢龙镇、承德镇(今河北正定)和魏博镇(今河北大名)。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向北可以抵御辽国,向南可以监督京城开封,一旦朝内有事,不搞定天雄军是不可能成功的。

    第二方,顾命大臣。周世宗柴荣临死前任命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为辅政大臣。范质是个直性子,而且奉公廉洁,长期担任宰相的位置。王溥的资格更老,这个人早在郭威时期就做了宰相,周世宗即位后契丹大举入侵,满朝文武只有王溥力主周世宗御驾亲征,帮助刚刚即位的周世宗稳定了局面,不但立了大功而且很忠诚。这是第二方势力。但是这一派都是文臣,没有兵权。

    第三方,禁军。禁军驻扎在京城,是后周战斗力最强的军队。禁军包括两支部队,一支叫殿前司,另一支叫侍卫司。周世宗首先解除殿前司首领张永德的兵权,安排他最信任的赵匡胤担任殿前都点检。又把侍卫司首领李重进派到淮南担任节度使,安排韩通担任侍卫司的副首领,调动军队的权利就在韩通手里。由此可见,周世宗把原来禁军的两位最高领导都换了人,而且还让他们互相牵制,有制兵权的没有调兵权,有调兵权的没有制兵权。

    柴荣安排了三方势力辅佐自己的儿子,以为后周天下可以高枕无忧,却没想到,他死后不到半年,三方辅政的格局开始晃动,赵家军要开进皇宫了!

    范质在崇元殿内唠唠叨叨,文武百官哪有心思听他的长篇演讲,大多脚底抹油,溜之大吉,回到自己家里,紧闭大门,静等外面消息。

    说轻一点,这些回家关门的官员是脓包;说重一点,就是后周的卖国贼!

    因为他们惧怕赵家军的威势,害怕赵匡胤事后找他们麻烦,所以干脆作壁上观,我不参与抵抗赵家军,赵将军该放我一马了吧。

    此时开封城内,赵家军主力已如潮涌入,许多店铺关了门,少数大胆的,半开着门,探头探脑,看赵家军入城后的情况。因为他们事先听到坊间传言,说赵匡胤在陈桥驿宣布了入城纪律:赵家军入城后,对后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惊犯,对后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服从命令者有赏,违反命令者族诛!

    铁骑如流,赵家军将士盔明甲亮,刀枪林立,昂然行进在开封城的大街小巷。

    赵匡胤的确不简单,一支兵变的大军入城,竟然能做到秋毫无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