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二十九章 节 灵的度量(2/2)

间有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单位,才会影响到基本粒子的能量发射方式。

    原子的稳定性意味着原子可以处于一系列的“稳定状态”,当原子发射一个光量子时,从一个稳定状态过渡到另一稳定状态。

    在原子的“玻尔理论”中,上面说的原子的稳定状态称为“定态”,而从一种定态过渡到另一定态的过程,称为“量子跃迁”,光波发射的量子性的原因不是由于光本身是由一个一个粒子组成的,而是由于作为光源的物质是由一个一个的原子组成的,换句话说:“辐射的量子性起源于光源的原子性。”

    宇宙中的基本粒子可以以“用途”来这样区分表述:构成实物的费米子(轻子和重子)和传递作用力的玻色子(光子、介子、胶子、w和z玻色子、引力子等)。

    粒子按其在高密度或低温度时集体行为的不同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费米子,得名于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另一类是玻色子,得名于印度物理学家玻色。区分这两类粒子的重要特征是自旋。自旋是粒子的一种与其角动量(粗略地讲,就是半径与动量的乘积)相联系的固有性质。

    量子力学所揭示的一个重要之点是,自旋是量子化的,这就是说,它只能取普朗克常数的整数倍(玻色子,如光子、介子等)或半整数倍(费米子,如电子、质子等)。

    费米子和玻色子遵循完全不同的统计规律。前者遵循的费米-狄拉克统计,其中一个显著和特点,就是1925年瑞士科学家泡利发现的“泡利不相容原理”,即在一个费米子系统中,绝不可能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在电荷、动量和自旋朝向等方面完全相同的费米子。这就像电影院里的座位,每座只能容纳一个人。而玻色子则完全不同,一个量子态可以容纳无穷多个玻色子。因此,也只有玻色子才可能出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现象。

    例如,锂的两种同位素锂6和锂7分别为费米子和玻色子。图片分别显示在810、510和240nk时锂6和锂7原子气和原子云照片。我们可以看到,锂7(左)随着温度的降低所占的尺寸变小,也就是发生了凝聚,而锂6(右)的尺寸则保持稳定,不发生凝聚。这是因为泡利不相容原理的限制,使两个费米子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占据同一个空间。正因如此,白矮星最终只能在引力作用下坍塌到一个极限尺寸而不再进一步缩小。

    玻色子包括:胶子——强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自旋为1,有8种;光子——电磁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自旋为1,只有1种;w玻色子和z玻色子——弱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还有引力子,也被先灵科学派发出并证实为玻色子。

    除了这些玻色子外,所有轻子和重子都属于费米子。

    由宏入微,可以从宇宙最小的单位波色子中了解很多宇宙的奥秘。比如波色子内旋产生吸力,形成物质;波色子外旋产生斥力,形成能量。

    波色子的组成密度和排列不同产生不同的物质,如夸克,原子,胶质等。同样,密度更稀薄的波色子也会因为结构的不同,产生不同形式的能量,如电能,太阳能,生物能。

    先灵科学派相信,超灵体和非生超灵体之所以会有超过1的灵代值,除了有个体天赋异禀修行很快的原因之外,一定也有一些是通过特殊的手段,继承、获取或注入了本体其它前世或者其它物体的灵代值。因为超过1以后,灵代值的阶跳跃性似乎就没那么明显。

    同时,多个超灵体在一起的时候,会和生物体系类似,受到区域空间内其它超灵体的多度、密度、频度的影响,其灵代值会发生变化,或增或减,互有影响。

    而之所以要建立这一套测定体系,很大一个原因,是为了方便灵能者和克隆人的战斗管理。

    在传统的多国联合战争中,总会因为语言交流的问题引发争论,影响决策和效率。比如中国抗美援朝战争中和朝鲜的战争指挥权问题,以及海湾战争中美国和其它多国部队的战争指挥权问题。

    而有了灵代数值的先灵战斗舰队,根本不需要争论,意识流就可以快速统一每一个士兵的意识。而且任何一个士兵的情况,也可以通过意识流回馈。而且当最高指挥官突然消失的时候,也会临时将指挥权自动更新给综合灵代值次高的灵能力,也能迅速同步,控制战局。

    跪求分享

    最快更新最少错误请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