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100 挖笋(2/2)

    “阿土他爹一听说能腌酸笋,那兴致可不比我低,说了一会儿就将水缸给送去!那水缸是干净的,本来就是留着放水的。”

    “这附近山上都已经差不多被扫空了,听说昨儿个有人去深山那边采山货,碰上了一头野猪,那人也是倒霉的,躲闪不及,被野猪拱地摔断了腿。也幸亏有人结伴一道儿去,这才捡回来半条命!”阿土娘说着最新的消息。

    不过不忘安慰众人,“咱那回采的都是边缘,又稍微好些,不过少去几回总是保险些的!”阿土娘也是好几年都没听说过野猪伤人的事儿了,可把她给吓得。

    “听说,阿花他爹也上山去了,好些个猎户的都一道儿去了,都说是去杀野猪了!”阿花他爹上山去,这是很正常的事儿,所以阿土娘也没怎么惊奇的。

    孔氏有些好奇,“阿花不都是经常是住到了镇上的吗,她爹咋得还得上山打猎去啊?”猎户家虽说肉是不断的,不过那都是那命在拼的,若是运气不好,遇到了野兽,那条命可就是交代在山上了。

    所以孔氏才有此问。

    “这别人家的到底是别人家的,听说阿花奶的大嫂给置办了二十来亩地,那都是人一时的帮衬。还能靠人家一辈子不?这人啊,还得靠自己!”

    阿土娘没话说得不无道理,孔氏也点头赞同是这个理儿。

    “你们怕是不知道吧,阿花爹现在的行情不要太好,经常有媒婆上门说亲的,就是黄花闺女也有不少愿意嫁过来的。可比村子里的那些个年轻后生,说亲的人还说呢!”

    阿土娘小声地说着,说到后头就笑开了。杨家村里可有不少人羡慕阿花他爹的好运道,说是桃花朵朵开。

    田慧也是好久地没去阿花家的院子了,她知道有不少媒婆上门,就是不知道那么多的事儿。

    孔氏不留痕迹地看了眼田慧,“那阿花爹可有应承了下来,那么多人可以挑,定是也有贤惠能干的!阿花她奶奶不就盼着有这样的儿媳妇吗,能掌家!”

    阿土娘是个直性子,再说这几人关系都不错,又不会搬弄是非,所以讲得很放心。“听说是还没,阿花她奶奶也没有松口,说那些大姑娘自己都没有生育过,哪会教养孩子。听着好像是不满意……”

    知事媳妇愣头愣脑地接了一句,“听这话的意思,是已经看好了人吗?”

    “我怎么就没想到还有这点儿呢,这事儿也说不准呢!不过听说阿花他爹就是为了避着那些媒婆才时常地往山上去打猎的。”

    想不明白就丢开了。

    再说,阿土娘也知道田慧一个寡-妇,根本就不好说阿花爹这事儿。索性也就不说了。

    “怎么连个竹笋都被人挖得干干净净了,咱再换条路走走……”

    一连寻了个三处,都被人挖空了,这都是攒着山货等着好过年了。

    阿土娘丝毫不在意,“这都是正常的啊,咱杨家村的日子还算是好的了,就是下杨虽说有些难,但是收成好,吃饭还是不愁的。可是附近的村子,就不大如意了,别说这些涩涩的笋子,但凡是能吃的,能放上些日子的,都被人给挖了去的。

    反正过冬啥也不用做,就是等着吃,吃啥不是吃呢!”

    阿土娘的娘家,也只是勉强能吃饱饭,当然不是敞开肚皮吃的。当初她婆婆让媒婆上门的时候,她娘还不敢相信。事后打听了阿土爹并没啥不好,只是他家子嗣有些艰难,二话不说地就应下了。直说闺女这是前辈子烧了高香的,才能嫁进杨家村,还是上杨!

    要知道,杨家村可是有不少镇上的姑娘都嫁到那儿去的。果然,阿土娘的妯娌,就是镇上的姑娘。

    又寻了好几处,总算是挖够了,众人才收拾着下山来。

    “还有冬笋呢,回头咱来挖冬笋,可是冬笋都埋在地下不太好挖呢!”

    等田慧一到家,看到阿土他爹搬来的那口大缸,“阿土娘,你家相公可真是不厚道啊,我不管啦,那笋你可得自己挖,自己洗,我不帮忙啦!最多陪着你一道儿上山挖去,我也跟着腌一大缸,回头过年当节礼送人!”

    阿土爹一点儿都不含糊,送来的是一口大水缸,就是把阿土、圆子、团子塞进去,想来都还有空隙!

    阿土娘脸红一阵白一阵的,“你爹呢,我不是跟他说了吗!腌这么多这是当饭吃呢!”

    当晚,阿土爹就红着脸将大缸搬了回去,送来了一口稍稍小点的……(未完待续)

    ps:那么快,已经是第一百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