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31.文化共识(2/2)

的大合同签约的多了,市场部里的高级经理都忙不过来,所以没法把精力放在这些金额略小的项目上。”刘动一边敲打着键盘一边回答到。

    “怎么会这样呢?我算了一下,这些项目若是拿下来,和大项目的收益几乎是等量齐观的,而且这些项目都是一些发展中的国家。若是拿下来,对于我们以后能够打开这些国家的市场很有帮助的。”任意拧着脑袋,不解地问道。

    “其实这些项目我们部门也派了几位副经理去参加投标会,只是总是以失败而告终。”刘动耸了耸肩膀,他也不知道是什么一回事。

    我无所事事地靠在桌子上打着哈欠,任意瞟了我一眼,然后撅着小红唇命令道:“你拿张椅子坐到我边上来,作为我的助理你也要帮上司排忧解难。”

    我无辜地闭上嘴巴,这是什么跟什么啊,这商业管理和计算机我都从未深入了解过,正当我要表达出我的民意。却被她黑黝黝的眼眸子滴溜溜地看着我,似乎在质疑我的职业道德,我只能把身边的一张椅子给拖过来,不情不愿地坐下了。

    小姑娘还挺用心了,电脑屏幕上的商业报表被她画红描绿将重点给勾出来了。而且还在一旁写写算算着各种数学公式,那股认真劲不亚于小学生做奥数题。

    任沧海则是站在办公室外面的门边上,悄悄地听着里面的对话。听到任意的说法他不禁连连点头,这女儿不愧是天才,自从华讯把市场范围扩大到全球后,这个问题就一直存在着。

    “怎么会这样呢?你看在印度公司的几个项目上我们都是溃不成军,投标会上屡屡失手,而且对手也都是一些技术和价格上都不如我们的公司,怎么会这样呢?”任意皱着她那弯弯的细眉,一只手托着腮帮子,不明白地思考着。

    刘动只是一个技术人员,他这回也答不上话了,他只能耸耸肩膀笑着说道:“可能是几位副经理还是初出茅庐,对这个还不算上手吧。”

    “公司不是每年都有出钱来给他们做商业培训吗?”任意一边对着电脑不断地翻页嘴里还在嘀咕着。

    “商业培训是不够的……”我翘着二郎腿玩着我无聊的手指,无所事事地坐在一旁,不明白任意为何非要我坐在她的边上。不过听到她说“印度”,我就想起了美国人到印度去谈合同的一个笑话,据说当时美国人最流行的口头禅是一句广告词:“牛肉在哪里”,而当这位美国经理在与印度人闲聊时猛然冒出这么一句话,可想而知,生意谈判就此终结。

    “恩?那你说还要有什么培训?”任意睁着她那双深邃的眼睛,期待地望着我,似乎认定从我嘴里能掏出正确的答案。

    我这才发现刚刚不经过大脑的脱口而出,引来了我班门弄斧的机会。我看了她一眼,笑着说道:“文化共识培训……”

    “文化共识培训?”任意别着脑袋,不耻下问。

    “没错,文化共识。就像外国人到中国来做生意必须知道‘关系’和政府,我们到其他国家谈合同也必须与他们有文化共识。就像我刚才跟你说的那句出自《凯撒大帝》的话一样,若是你和刘动都是竞争者,那么他刚才可就在谈判中占据下风了。

    现在大学生毕业出来的精英分子,文墨越来越粗,共识越来越少。其实早在二十年前美国的一些大公司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生意人比联邦政府更关心这个问题,那时因为他们的历年雇用的中阶层干部,与外界通讯往往是辞不达意的。这些人代表公司到外国参加业务会议,统计数字一念完,就江郎才尽,等候曲终人散。你说如此一来怎能不铩羽而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