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艾(1/2)

    释名冰台、医草、黄草艾蒿。

    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

    1、流行伤寒(头痛。大烧,脉盛等)。用干艾叶三程式,加水一斗,

    煮成一程式,一次服完。出汗为好。

    2、妊中作寒(大烧,发斑一由红变黑溺血)。用艾叶一团,如鸡蛋大,

    加酒三升,煮成二升半,分两次服。

    3、中风口歪。用五寸左右的小竹筒一根,一头插入耳内。

    4、中风口噤。用熟艾灸承浆穴与颊车穴,各五壮。

    5、咽喉肿痛。用嫩艾捣汁,细细咽下。又方:用艾叶一把,同醋捣烂,

    敷喉部。

    6、癫痫诸风。用熟艾灸前后阴之间。灸数随年岁增减。

    7、小儿撮口脐风。用艾叶烧灰。满填脐中,外用布缚定。或用蒜盖脐

    部,隔蒜用艾绒灸之。

    8、肛烂(病人齿失色,舌变白,喜睡如痴,或下痢。肛被虫蚀,烂见

    肠了,便难救。此病古称狐惑)。用艾在管中烧着,熏下部令烟直达患

    处。艾中加少放雄黄一财烟熏,效果更好。

    9、头风面疮,痒出黄水。用艾二两,加醋一升,煎成浓汁,摊纸上贴

    疮,一天换二、三次。

    10、蛔虫病(心痛如刺,口吐清水)。用白熟艾一升,加水三升,煮成

    一程式内服,能把虫吐出。又方:取生艾捣汁,天明时,先吃一点香甜

    食品,随好服艾汁一程式,可把虫打下。

    11、白痢。用陈艾四两、干姜(炮)三两,共研为末,加醋煮陈米糊成

    丸子,如梧子大。每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12、久痢。用艾叶、陈皮等分,煎服。也可用这两味药共研为末,加酒

    煮烂饭成丸子。每服二、三十丸,盐汤送下。

    13、痔疮。先用槐柳汤洗过,再以艾灸七壮。血秽泻后即愈。

    14、妊娠下血。用艾叶三两,芎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