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三宫六院七十二妃II > 第二十七章【大才】(上)

第二十七章【大才】(上)(2/2)

  龙渊摇了摇头道:“石拥有云根地骨的坚实,还有超越时空地永恒。在我看来

    物之基,土壤之源。孕生于苍茫之中,历经万劫而霜而刻骨,懂得欣赏石头的人,必然对人生有着深切的感悟!”

    唐瀚肃然起敬,龙渊小小年纪竟然说出一番如此的道理,他的眼界和见识绝非寻常。唐瀚低声道:“我说不出什么道理。只是喜欢它们身上兼有古朴和灵动两种截然不同的味道。”

    龙渊微笑道:“大巧若拙。胸怀日月,石中的玄机与奥妙,只有有心人方才能够感悟的到!”

    唐瀚马上听出了龙渊话中地深意,不觉又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位大康地亡国之君。轻声道:“陛下这次前来究竟有何差遣?”

    龙渊摇了摇头道:“姑父,陛下这两个字,你休要再提起,若是你还把我当成侄儿。便叫我一声渊儿,咱们爷俩儿推心置腹地说几句话儿,等我走出这道房门,你权当我从未来过如何?”

    唐瀚点了点头,却不知小皇帝要向他说什么?

    龙渊道:“姑父!我此次前来,并非是想借助你的力量复国,大康之所以沦落到今日的局面,全都是因为我的过错。我绝不会为了自己的事情。而将你和姑母拖入困境之中。”

    唐瀚没有说话,心中暗忖:“他这番话到底是出自肺腑,还是知难而退?这小皇帝的心机当真称得上深不可测!”

    “而今的大康已经是四分五裂。蓝家、萧家、梁家三足鼎立,中原地带又被乱贼盘踞,姑父有没有想过日后该怎样做?”龙渊慢条斯理道。

    唐瀚终于明白,龙渊是在探自己地口风,想问清自己将要倒向何人的阵营,他饮了一口香茗方才缓缓道:“我的实力虽然无法和他们相提并论,可是他们中任何一个想要攻下宣城,势必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龙渊微笑道:“姑父据有绿海原和阴山脚下的牧场,大康最好的骏马多数产自这两个地方,谁人想要图谋天下,肯定要先打你的主意!”

    唐瀚抿起嘴唇,他低声道:“你尽管放心!我唐瀚活在世上一日,便一日不和那些奸贼来往!”

    龙渊却摇了摇头道:“姑父,我并非是这个意思,无论是蓝循,还是萧家,又或者是梁靖和那帮逆贼,他们肯定会认识到你的重要性,眼前地局势下,未必有人敢对你动手,可是将来却不好说。”

    唐瀚缓缓放下茶盏,他凝望龙渊地双目:“你是害怕我倒向其中任何一家的阵营?”

    龙渊毫不掩饰的点了点头:“以姑父地实力,只要倒向任何的一家,便会破坏三者的平衡,那一家就拥有了问鼎天下的实力。据我所知,姑父和蓝循的交情非浅!”

    唐瀚呵呵笑了起来,他向龙渊凑近了一些,压低声音道:“不怕你笑话,在我心中最重要的便是你的姑母,也只有你的姑母!”

    龙渊淡然一笑道:“姑父!照你看,这几股力量,究竟谁最为强大?谁人最有一统天下的实力?”

    唐瀚想了想方才照实说道:“梁靖的地盘最大,蓝循的力量最强,萧家的人才最多财富也最多,可是谈到谁能够一统天下,我却说不清楚!”

    “姑父以为我还有没有复国的机会?”

    唐瀚微微一怔,看着龙渊宛如古井不波的双目,他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却听龙渊又道:“你只管照实说,这里只有咱们两个,没必要藏着掖着!”

    唐瀚摇了摇头道:“机会渺茫!”他随即又道:“如果能够联络大康遗臣,高举复国大旗,或许还有一线机会……”

    龙渊大笑了起来:“就算姑父愿意倾力帮助我,宣城马上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蓝循、萧家、梁靖这几股力量说不定就会因此而团结起来,姑父有没有对付他们的把握?”

    唐瀚沉默了下去,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天下分裂的格局已然注定,假如龙渊此时挑起复国大旗,无异于将自己暴露在列强的眼前,宣城就会成为这些力量首当其冲消灭的目标。

    龙渊道:“对大家来说,我在世上消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唐瀚抬起双目,凝视龙渊的面庞,低声道:“你想让我怎样做?”

    “不偏不倚!静观其变!”

    唐瀚内心剧震:“仅此而已?”

    龙渊点了点头道:“仅此而已,姑父只要做到,便等于帮了我一个大忙,帮了大康一个大忙!”

    自从康都被攻陷以后,唐瀚曾经无数次思量过这个问题,对他和宣城而言,最好的应对之道就是置身事外,不偏不倚,他不去介入列强的纷争,也不高喊什么勤王复国,守护好自己眼前的一方土地,照顾好这一方民众足矣。

    龙渊道:“说起来虽然容易,可是真正做起来并不简单,姑父只有小心控制才能保障各方力量的平衡。”

    唐瀚小声道:“你是想让他们在彼此的内耗中衰落下去,然后悄然发展寻找复国的机会?”

    龙渊淡然笑道:“我不知道,我的确有复国的雄心,可惜现在我还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去做!”

    “无论你怎样去做,我都会支持你!”唐瀚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多少有些言不由衷。

    龙渊的双目中流露出一丝暖意:“谢谢!姑父的这句话,渊儿将永远铭记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