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 53 部分阅读(2/2)

想了你一天了。只是要会人。”

    玉妙听表哥最会说这样的话,全然不信,但是中听的很。也看了他含笑,想着我还能会人吗?

    同往常一样伏在朱宣怀里,同他絮语,然后要孩子,再睡觉。

    如果是天天这样过当然好,再有一天再去时,连朱寿都看不到了,守书房的或是朱福或是朱喜,陪了笑容:“王爷出去了,王妃先睡。”

    玉妙闷闷的回来,当然也能睡得着,可是想一想,讨好表哥都不是容易的。找不到他的人哪里讨好去。只能等他回来。

    好在自己也能排遣,也能睡得着,反正表哥回来了,就是:“我的亲亲,让表哥亲亲。”玉妙临睡着也想过,现在不知道谁是他的亲亲,就这么想着也能睡着。

    第二天,要么有客来,要么是家下的人,都是奉承的,玉妙也能有一会儿忘了朱宣不回来。

    午睡起来,如音,青芝带了小丫头为她穿衣服,如音是服侍惯了的,青芝是刚刚由二等丫头顶了若花的缺,看了王妃每每心里羡慕。

    青芝有亲戚是在京里别的大人府里当差,私下里闲话了,就没有见过象王妃这样午睡,这样自在过日子的。

    青芝一面想了,一面手捧了首饰匣子,如音正在为玉妙穿戴。引冬从外面走进来笑道:“公主来了。”然后赶快去打门帘,高阳公主走进来。一看就笑道:“我算得刚刚好,你刚刚睡起来不是。”

    玉妙这才从镜子前面站起来,笑道:“我正想着你来陪我说说话,你就来了。”高阳公主笑话她:“我不来,你还会想我不?”

    玉妙拉了她的手坐下来,笑道:“当然想你,是你不让我去你府上拜会的。”高阳公主说了让玉妙不要去驸马府上找她,高阳同驸马不同房,甚至于话都说得少,并不瞒过玉妙。

    听玉妙这样说,高阳公主就笑笑,坐下来同玉妙说闲话,说了没有几句,玉妙就看出来了高阳今天来,看了自己是一脸的同情。

    玉妙好笑道:“我又怎么了?”同高阳说话倒是有些自如。

    高阳公主说话一向直接,就笑道:“我说了你不许生气,我是第一个来告诉你的。不过你晚上大概也会知道了。”

    玉妙就留了神,一个高阳,一个陶秀珠,算是自己的耳朵了,有时候才会说出来一些别人不能说的事情听。

    高阳公主就一点弯子也没有拐地说:“有一位从南诏赶过来的公主,说是与南平王有旧约,在驿馆里住着,要请父皇为她必姻呢。”

    然后眼睛看了玉妙,说白了,就是你们南平王府要进小老婆了。

    高阳公主现在一点儿也不后悔没有嫁给朱宣了,左一出子右一出子,只有妙姐儿才肯嫁给他,居然也没有同他闹去,真是他上辈子修来的。

    玉妙现在并不吃惊了,南诏公主不是嫁到了吐蕃去。笑道:“叫什么名字?”

    高阳笑道:“我都为你打听清楚了,叫凤罗。”然后又道:“你还笑得出来?”

    玉妙心想,我不笑又能怎么样,你的驸马不是小妾也有身孕了,天天劝你同房你不听。

    “是什么旧约?”玉妙又问道。

    高阳公主笑道:“这个我不知道了。她在宫门前等着见父皇,我来看你,听到与南平王有关,就打听了一下,说是有一首情诗为约。”

    玉妙立即就想了起来,执子之手,与子携老。那柔媚的笔迹。情信在哪里,早就化为灰了。

    她这几天时时反思自己,大不如成亲以前,有点事情就情绪激动。心里想一想,就笑道:“既然有旧约,就请她拿出来看一看好了。”

    难道是有别的旧约。玉妙这样想着。

    高阳公主一笑道:“我路上想了主意了,找个人去把那旧约弄出来,一把火烧了,看她还有什么办法?”

    玉妙就笑:“还是问问再说吧。”我这里可不能这样说话,表哥一回家就会知道了。

    高阳公主无奈地看了她:“你还真的是很贤惠,要这么贤惠做什么?”

    然后放低了声音道:“我帮了你,你也要帮帮我呢,家里的小妾有了身孕,我看了烦,怎么办?”

    玉妙也放低了声音,这种主意我怎么出,难道要我去帮了你害人,心里叹气,我想孩子没有,别人有了孩子成了眼中钉。轻声道:“你要怎么样?”

    因为做坏事,高阳不由自主地压低了声音:“这种事情简单得很,只是我心里拿不定主意,我只是不想留那个孩子,可是她本人我并不讨厌,天天对我也很客气。”

    玉妙在心里松了一口气,还善良,那就行,高阳还可以走一走。我觉得自己最近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

    就对了高阳笑道:“这事情我们拿不了主意,可以问一问年长的人。”

    高阳笑了笑道:“我刚才从母妃那里来,她说生了下来让我养,可我不想养他。”

    玉妙就安慰她:“又不要你天天看着,找几个侍候的人养在你房里就是了。”

    高阳公主长长地吸了一口气,拿不定主意,临走时还对玉妙说一句:“如果拿定了主意不想让她生,那倒简单得很了。”

    让玉妙心里又一紧,这宫里出来的皇族们,都有一两出子的手段。想想北平王妃难怪着急,昭阳郡主不也是皇族。

    自从见了昭阳郡主一次,玉妙不时想了她,表哥不回来,晚回来,是不是去找昭阳郡主说联姻去了。

    高阳公主从玉妙处离开,就去了昭阳郡主那里,她还想听听昭阳堂姐有什么好主意,高阳公主对于留那个孩子,还是不留那个孩子拿不定主意。

    留也简单,不留也简单,高阳公主只是心里犹豫。驸马为了这件事同高阳公主好好的商议了一下。

    “是你天天撵了我不进你房里,不是我不去。现在有了孩子了,以后给你养大,好不好?”驸马也年青,是相中高阳公主的容貌才娶了她。高阳为了南平王哭闹不休,京里的大臣大约都知道了。郑贵妃也不想让人知道,可是没有不透风的墙,与郑贵妃争宠的皇妃们也会当成笑话看。

    没有想到成亲后,是看不出来高阳公主有哪里喜欢南平王,倒是喜欢同南平王妃在一起,可是也不愿意理驸马。

    高阳公主甚至安排了自己的宫女去陪驸马,就是那个宫女有了身孕,自从有了身孕,就吓得不行。天天担心母子性命,担心肚子里孩子性命。

    高阳与昭阳见了面,堂姐妹也是亲热得很。

    昭阳郡主正在装扮,对了镜子正戴翠花钿,见高阳进来就笑道:“你从哪里来?”

    高阳公主笑道:“从宫里母妃处来。”不太愿意告诉昭阳堂姐自己与南平王妃好。

    因为高阳公主知道昭阳堂姐的心思。昭阳一到了京里,就约了高阳公主。两人坐下来说话,

    高阳公主从来说话不藏着,就笑问道:“堂姐相中了谁?告诉我,我让父皇帮你说去。”

    昭阳郡主比高阳公主要成熟得多,只是轻笑了,慢慢地和高阳公主说话:“还不知道呢。京里这么多的世家,总要选一个合我心意的吧。”

    高阳公主就不高兴了,这不是在影射我吗?觉得我嫁得不趁心,人人都知道我和驸马不好,这不是新闻了。不过现在不嫁给朱宣我是不后悔的。就帮了昭阳一一地谈论京里这些人。

    先是只谈论到了未婚的,高阳公主就笑道:“就是这些人了,人都不错。”

    见昭阳还有些不满意的意思,高阳公主就笑道:“难道都不合你心意?”你不是来成亲的吗?

    昭阳这才笑着说了一句:“怕母亲不同意,这些人家世不行。”

    莽撞的高阳当时就取笑她:“要家世,三位异姓王,仅次于皇叔皇兄皇弟们,都成了亲了,你要不要当侧王妃?”

    话说出来,见昭阳面不改色,高阳公主暗暗心惊,几年没有见堂姐,不再是小时候的模样了。

    再说下去,高阳公主也明白了,自己就是打那个时候过来的。

    昭阳堂姐跟自己那个时候一样,心里想嫁的是南平王。

    高阳公主都不知道说什么了,从家世上来算,的确南平王最合适。昭阳堂姐敢嫁过去当侧王妃,心里就有主意。

    梁王也有谋略,赵氏母夫人也是大家,家里为了争宠,故事也不少,有时候父皇与母妃闲话时也叹气:“为了争宠,用得着动刀兵吗?”

    高阳公主第一个想法就是,妙姐儿怎么办?她不是昭阳堂姐的对手。妙姐儿自己天天拿南平王都没有办法。

    高阳公主就结结巴巴的说了一些南平王不好的话。昭阳就给她白眼:“我有说要嫁他吗?不是我们在这里谈论哪些合适的人?”

    高阳公主一点也不相信。高阳公主走以后,昭阳就不高兴了,这个高阳,你自己哭着闹着要嫁给南平王没嫁成,就不能看别人打他的主意。

    你那个时候要是嫁给了他,不也是侧王妃。这点儿消息我还是有的

    第两百八十一章,公主

    第两百八十一章,公主

    今天见了高阳又跑来了,昭阳也很高兴,想法有不同是有的,高阳还是好姐妹。

    高阳笑问道:“又是哪一家请你?”昭阳一笑,说了出来,问高阳:“你不去?”不会不请你的。

    高阳公主摇摇头笑道:“你刚来京里还觉得热闹,再出去几天你就觉得烦了。”

    昭阳一笑,我也不是哪里都去,不是南平王也去,都打听了。

    想想北平王对自己说,南平王新婚情热。昭阳心想真是胡说,新婚情热,还天天到处宴游,身边是一天换一个女人。

    这几天里竟然天天遇到南平王。来京前就打听了他长得好,见了以后果然是长得好。让昭阳这个见过不少美男子的人都有些心动。

    只是南平王不怎么理我,这也不能怪他吧。我身边时时都不止一个人。昭阳这样想了也觉得释然。

    那样条件的人当然不屑于与别人这样争风吧。不过昨天看了我一眼,昭阳看了今天自己的新衣服,这身衣服也是特意选的。穿去给他看。

    高阳公主看了她装扮,昭阳笑道:“你来不会没有话要说吧?”

    高阳一笑:“说了你又不待见我。”我一说就是南平王不好。你还以为我嫉妒。高阳公主觉得朱宣真的不好,以前怎么鬼迷心窍了,以前不是也知道南平王风流。

    昭阳笑道:“你说吧,又是小老婆有孩子的事情,我不是教了你了,不让她生就行了。”

    高阳公主也是同玉妙一样的心思,有这种想法就有些心狠。高阳在宫里,皇上在公主中间最喜欢她,是郑贵妃的长女,郑贵妃也护持得很好,高阳公主没有遇到过太多的皇宫内闱中的阴险。

    高阳笑道:“不是这件事情,是我从宫里出来,在宫门遇到了说是南诏的公主,千里迢迢跑来,要嫁给南平王。”

    见昭阳马上转过了身子,高阳公主笑着不说了。

    果然昭阳郡主就追问了:“是怎么一回事?”

    高阳可不象对玉妙一样竹筒倒豆子了,就笑道:“打听他作什么,南平王又不好。”

    昭阳郡主就笑骂道:“我不信你没有打听,你不是最爱听新闻。快说。”

    高阳公主这才笑道:“说是在南诏打仗的时候认识的,说是有情诗为旧约。是什么旧约就不知道了。”然后又添了一句:“南平王文武双全,情诗一定写得不错,不然就能系了人千里迢迢跑来要嫁他。”

    昭阳郡主有些急了,道:“你快去打听去啊。”

    高阳看了堂姐的脸色,心想,南平王妃还没有你这么着急呢。答应了是,坐着不动,还笑嘻嘻道:“就去打听来告诉你。我见到了那位凤罗公主了,长得很漂亮啊。”

    昭阳郡主这才转过了身子,从镜子里看了高阳,一笑道:“长得丑的也不敢来吧。”看了镜子里的自己,唇红如玫瑰,眉青如远山。

    昭阳郡主一笑,催促了高阳:“我要出门了,你快去吧。”

    高阳公主这才笑着走了。

    昭阳郡主一笑,唤了一个人过来:“去看一下,有位南诏公主应该是住在驿馆里,打听一下她和南平王是怎么一回事情?”

    母夫人赵夫人过来了,笑看着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笑道:“早就听说南平王一大堆传言,果然是名不虚传。”

    昭阳郡主一笑,靖海王年迈,北平王好色得不成体统。反正是侧王妃,要嫁也要嫁一个好的。

    就对赵夫人笑道:“不好的话,还会千里迢迢跑来要嫁她。南诏虽然是蛮夷,难道这一点面子也不要了。”

    赵夫人就听了进去,对女儿道:“不会是有孩子吧。南平王一直没有子嗣。。。。。。。”

    母女两个人相视一笑,都明白对方心意。有孩子怕什么,敢带了来,就不好回去。

    昭阳郡主对于南平王的绮思又加深了一层,百战百胜,打仗还不忘了到处留情,这样的人不是北平王那个只会献殷勤,偷空儿摸摸手,吃点豆腐的人可以比的。

    昭阳郡主对赵夫人笑道:“母亲,等与南平王的亲事谈妥了,父亲应该会把世子的位置给聪弟才是。”聪是赵夫人的幼子,梁王的第十四子。

    赵夫人怜惜地爱抚了昭阳郡主的脸庞,心疼地道:“好孩子,侧王妃就侧王妃吧,有权有势就好。论亲事以前,一定要同南平王谈得清楚才行呢。”赵夫人相信自己的女儿有这种手段。

    昭阳郡主就笑了道:“南平王妃虽然没有见过,母亲不是让人认真打听过。家里是小生意人出身,南平王早早接了去自己教导,不就是怕上不了台面,不能见人。

    再者说母亲您看,这才是新婚,只听说南平王一个月不出府门,可这一出来就天天身边有女人,我竟然是天天见到他换人。看来那位王妃不过也只能系一个月罢了。

    等与南平王会了面,母亲和我再去拜会她,她要是同南平王闹,那才好呢。她那个王妃呀,能不能坐得稳还说不好呢。”

    昭阳郡主一点儿也不担心自己是侧王妃,做人是要凭手段的。虽然今人不如古人,古人之三十六计,今人还在用,可是学得好了,就是自己的。

    赵夫人倒颦了眉道:“可是我也打听了,南平王接了两年在身边,这位沈王妃在封地上除了王爷就是她。只怕是个聪明人。不见得那么容易挑拨。”

    昭阳郡主微微一笑道:“反正是要会会的,等会了面就知道了。”再看了母亲道:“我要出去了。”赵夫人亲携了女儿的手,送她上了马车。

    坐在马车里的昭阳郡主心想,今天南平王见到我,不知道又是什么样子。

    到现在见了南平王好几次了,都没有一次见他认真看过自己。

    昭阳郡主轻叹了一下,我身边这些追逐的人,真是讨厌。

    朱宣到的并不太早,也不太晚,昭阳郡主到了以后,到处看不到他,也不好打听。

    天天跟了自己跑的那些人又来了。北平王,靖海王也来了。

    竟然是自己在哪里出现,这些人就到了哪里。

    昭阳郡主只能打起精神应付他们。过了一会儿,才看到月下一个昂扬的身姿漫步而来,身边又是一位贵夫人。

    昭阳郡主认得这一个,是秦夫人,那个风流女人。

    见了两个人并肩细语而来,昭阳郡主看一下北平王,心想,当我好糊弄,新婚情热就是这个样子。

    一看到南平王这样出现,就再也不把那个南平王妃当作一回事。南平王在公开的场合下不管不顾的带了别人来,全然不怕被南平王妃知道。

    那个南平王妃就是不打听,也应该会有人学给她听吧。难道真的能做到装聋作哑。昭阳郡主不相信。

    和母亲一说提前两年接了来,当时母夫人赵夫人就是冷笑:“这不是在欺负人吗?娘家压不住他,他想怎么样管教就怎么样管教。”

    然后很庆幸的对昭阳笑道:“要是我的昭阳,我才会任人这么做。”

    昭阳郡主不时看了朱宣,过了一会儿,又在和一个贵夫人说话,秦夫人也站在一旁笑。昭阳郡主想起来上已节时见到他对了他的王妃不时轻笑了。

    不由得微微一笑,这是个冷面王爷,早就知道了。他的那位小王妃比我还小两岁,哄孩子一样带着,也不觉得别扭。

    北平王看到了朱宣来了,也猜测了,这只花蝴蝶这几天里时时都在,靖海王也在,这两个人是来看我进度的。

    花蝴蝶要是想上手,早就过来了。他左带一个右带一个的,也不怕把昭阳郡主吓到了。北平王不如朱宣了解女人心思。

    觉得自己挑尖的女人,当然只会要挑尖的男人。跟了她只会让她看轻。朱宣心想,这个花样是你先开始玩的。

    如果你一来了京,就规矩的按着正常的步子走。先来看过母亲,梁王在京的时候并不是不走动的。

    你来看过母亲,母亲也可以回拜。讲究行客拜坐客。难道要我们先去看你不成。

    你是女家,不方便同我说,总可以同母亲说吧。这就名正言顺的,我也可以不用象现在这个样子气都喘不了一口,跟着你后面跑。

    想想就来气,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我还要打听了你每天去什么地方。有哪一个女人让我这样对待过。朱宣并不知道昭阳郡主也打听了自己,但是几次大家都在,眼睛追了我看,也可以明白你并不傻,要嫁人最合适的就是我。

    这一对母女,一来了京里就放出了风去,不许一般人,天天招得门前车马不断。朱宣想了在心里冷笑,你要是好好的来同我说,我也会好好的同你说,等一年总可以等吧。

    现在这样的卖弄自己,还指望了我要你。朱宣看了看靖海王,正好靖海王也在看他,两个人交换了一个眼色。

    靖海王有些着急,我年龄大了,对了女人献殷勤是比不了北平王的,可是花蝴蝶为什么不上前呢。

    第两百八十二章,公主

    第两百八十二章,公主

    先前觉得是新婚情热,这几天里左带一个,右带一个,看看又不是,既然你不怕你的小王妃,你就上来搅局好了,你一搅一定成。

    靖海王也看到了昭阳郡主几次看了朱宣,眼睛里微有笑意。只有北平王没有看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秦夫人看了身边的南平王,想想下午听到的南诏公主入京的事情,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