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56页(2/2)

下皇子固然要赏,不过立后乃国之根本,不是儿子一个人说了就算的,况且后宫中资历比静嫔深的大有人在,生下皇子的也不止她一人,要是单单封了她,恐怕其他人会不服。"

    太后肃然说道:"谁敢不服,叫她跟哀家说话,没错,论后宫资历比静嫔深的有,可是都没有诞下皇子,诞下皇子的妃嫔也有,可是出身又不够高贵,"她看了看全妃,"咱们皇室中的血统是何等重要,皇上总不愿意看到下一任储君的身体里流着汉人的血吧?"

    道光帝忙接道:"汉人的血也好,满人的血也罢,只要是朕的孩子,朕一样疼爱,皇额娘又何必一定要朕分出个远近亲疏来?咱们大清律虽然明文规定满汉不通婚,不过汉军旗并不在此列,皇额娘是一国之母,这话要是传了出去,恐怕会引起汉军旗不必要的猜测,还请皇额娘注意自己的措词,谨言慎行。"

    太后被皇帝说得有些尴尬,下不了台:"哼,这大清国是皇上你当家,谁会把我这个老太婆的话放在眼里?立皇后的事,哀家只是给皇上建议,皇上要是不高兴,开口直说好了,又何必左一句大清律,右一句汉军旗,乱给我这个老太婆扣帽子,哀家担当不起。"

    全妃见气氛僵了,赶紧匍匐于地:"皇上、老佛爷请息怒,这后宫里生有皇子的妃嫔只有臣妾一人,臣妾自知血统不够纯正,没有资格当皇后,还请皇上和老佛爷不要为了这点小事伤了和气,不然的话,臣妾就是死一百次也赎不了这天大的罪孽。"

    景珍眼珠一转,也跟着跪下:"皇上,老佛爷,臣妾入宫时间尚短,不敢有任何奢望,况且臣妾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还不知道,要是因为这个而让二位有所误会,臣妾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太后看了看怒气冲冲的道光帝,忽然哈哈大笑起来:"你们这是怎么啦,哀家不过跟皇上开个玩笑而已,用得着这么紧张吗?起来,都起来。"全妃和景珍同时看了道光帝一眼,起身回座。道光帝尴尬地一笑:"皇额娘是在跟朕开玩笑?"

    太后道:"不然你以为呢?皇后是你的,谁贴心谁不贴心,你自个儿最清楚,做额娘的只能帮你参谋参谋,哪敢真为你做主?"太后一边抚摸着景珍的手,一边时不时地把眼睛瞟向全妃。"不过自古娶妻娶贤,哀家希望未来的皇后是个知冷知热、贴心贴肺的贤妻良母,你可千万别给咱们大清朝弄出个吕后武则天来。"

    全妃知道太后暗指她插手禁烟的事宜,面上顿时有些不好看。

    从充满火药味的慈宁宫回来后,全妃就一直烦躁地站在桌前抄写佛经,写一张撕一张,地上满是白色的纸团。西林春进来,将地上的纸团一一捡起。全妃心中愤懑,忽然将笔重重地掷向前面的镜子,镜子上划出一道浓黑的墨迹:"是可忍,孰不可忍。本宫绝不会就此认输的。"

    西林春上前:"娘娘,你没事吧?"全妃道:"没事,帮本宫把笔捡起来,本宫要把这本《四十二章经》抄完。"西林春捡起笔在笔洗里涮了涮,递给全妃。

    这时香穗进来奏道:"娘娘——"全妃问道:"怎么样?"香穗看了西林春一眼,全妃会意:"春儿,这里没你的事了,你下去吧。"西林春狐疑地看了香穗一眼,应了是然后转身离开。

    见她离开,香穗说道:"娘娘,老佛爷派张一德亲自监督御药房,除太医院的太医之外,任何人都不得接近静嫔娘娘的安胎药。"全妃冷笑道:"这是冲着本宫来的,好好好,咱们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看看到底谁能笑到最后!"她手中用力,毛笔顿时折成两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