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134毛文龙(1/2)

    134毛文龙

    只是孔有德听了之后,似乎很急迫的样子,对刘白羽连声道歉,对醒来的黄大力强行磕头行礼之后,就告辞了,居然在刘白羽家没待上两个时辰……

    “不知道孔大哥今天是怎么了,以往他不是那么冲动啊,而且这样匆匆忙忙的走了,十分失礼的!”黄大力说完这句话,怅然若失.

    “毛帅来了,他是去回复毛帅的.”刘白羽语气平和的说道!孔有德走的那么急,明显是请示某个拥有决断权力的人,而刘白羽的诸多举措,关系到东江军的根本大计,除了毛文龙本人,谁有决定权?所以孔有德请示的人,已经是呼之欲出了.

    而且黄大力出来,都有十几个部下的,孔有德却是孤身一人,不是作为某人随从来还有别的解释么?

    “毛帅来了!那我们该去迎接毛帅,毛帅虽然不是辽东人,可是领着我们辽民杀鞑子,而且在东江活人无数……”黄大力显然是毛文龙的脑残粉之一,听到毛文龙在身边,就仿佛现代的追星族一样直接失去理智了……

    毛文龙字振南,一名毛伯龙,祖籍山西平阳府太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生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明朝末期将领,历仕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官至左都督平辽总兵官。曾开创了军事重镇东江镇,在与后金的战争中颇有战功,虽有上事多浮夸,索饷过多等事,但一直为后金心腹之患。后被袁崇焕矫诏杀害。

    “你总得想一想毛帅愿不愿见我们吧!”刘白羽拉住了黄大力,示意他坐下.

    “为什么!?难道说毛帅还不知道我是冤枉的?这事…….”

    “你的那事我早说过了。屁事不顶,关键是毛帅想不想见我就是了,别忘记了,毛帅身为东江镇总兵,私自离开驻地是相当大的忌讳!”

    “也是,毕竟毛帅考虑的事情不是我们能比的,十几万东江军将士和几十万流落朝鲜的流民安危都压在他一个人的担子上,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啊…….”黄大力想清楚这点之后,无力的坐在床上,一时无话可说了.

    “见不见,还得看毛帅的意思……”

    刘白羽本人对毛文龙的感情也是相当复杂,从民族大义来说,毛文龙这种武能上阵杀鞑子,文能安抚几十万辽民的民族英雄来说,刘白羽应该尽力让他免于历史上那个悲惨的结局,但是从刘白羽个人的造反大业来看,这位至死都终于明朝的忠臣,对自己是相当不利的,只要毛文龙活着一天,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这三员猛将,无论刘白羽怎么拉拢,也是不可能跟着刘白134毛文龙

    羽反明的……

    刘白羽眼神忽明忽暗的,在感情和野心之间挣扎了不知道多少次,最后终于下定了决心,从自己的抽屉里拿出了一封信:

    “黄兄,这封信你去追上孔将军,里面的东西关系着毛帅的身家性命和十几万东江居民的安危,咱家的顿河马快,能追上孔将军的!”

    黄大力急忙把信接了,骑着马去追孔有德,他是对人一旦信任,就绝不怀疑的人,在他眼里,刘白羽之所以现在拿出来,肯定是有相当的顾虑的,甚至自己也要冒相当大的风险,不告诉自己就是自己根本无力解决,所以自己跑腿就是,不该问的不问!

    刘白羽揉着太阳穴,坐在床上,脑子都快炸了,这个抉择真是痛苦,自己真不是枭雄的材料啊!告知了毛文龙未来的结局,如果不能改变历史,也就罢了,真要是挽救了东江十几万军民的命运,一旦明朝发现自己的真实目的,以毛帅的忠心,绝对不会顾及个人情谊,只会和自己刀兵相见.

    而且就是没走到翻脸这一步,自己不掌控东江,那么在细长的辽东半岛逼迫满清决战的设想也要化为泡影,如果在山海关,锦州一线决战,那么锦州一带类似口袋的地形,基本就是北上军队的噩梦甚至坟场了.

    刘白羽不是圣人,他承认自己有私心,不过作为一个汉人,他同样也有公心,历史告诉他,明末的各种势力,诸多英雄或说枭雄,都没有能挽救神州陆沉的结局,很大程度上自己个人的成败就决定了未来汉民族三百年的命运,是辉煌灿烂的近代之路,还是先被满洲愚民圈养,然后是被列强抽血百年的结局!

    而且,好心就能救得了毛文龙么,以毛文龙对明朝的愚忠,把刘白羽的预言当做耳边风还算好的,对刘白羽起了疑心,甚至杀心也未必不可能,刘白羽很可能是自己赔上去,而毛文龙的悲剧依然不变的结局.

    我发誓是最后一次发善心了!最后一次,以后一定要做个枭雄!毕竟自古以来救天下万民的,都是杀百人救万人,妇人之仁是成不了大事的!刘白羽心里默默的下了决心.

    但是…….下一次刘白羽能不能狠心下来还不知道,这一次的麻烦刘白羽先摆平了再说吧……

    果然在这天晚上,黄大力传来了毛文龙的信息,说是极为佩服刘白羽,感谢刘白羽对东江军的支持,但是自己身为东江镇总兵,不方便来见刘白羽,希望刘白羽能在十里外的一个小村子见面!

    自己惹的祸啊!刘白羽长出了一口气,知道自己如果不去,在,毛文龙心目中大大减分是小,只怕拉拢尚可喜,孔134毛文龙

    有德,耿仲明这三员猛将的计划,以及从东江镇为跳板攻击旅顺的大计都要出问题——所以毛文龙自己是不得不见的,不过刘白羽为了以防万一,带上了黑岛仁和紫川秀次这两个只忠于自己的日本人,以及他们麾下的十个日本武士……

    十里外的这个个小村子名叫大王庄,是一个王姓小地主领着王氏宗族生活了近百年的地方,名字虽然有个大字,其实不过男女老幼一百多人,刘白羽知道这个村子存在,还是因为大王庄作为钉子户,抵制自己的收购,结果在白莲教的非法拆迁之中,死伤殆尽,剩下几个孤儿寡母的存在,不得不献上土地,请求刘白羽庇护,不过刘白羽吃相还是不错的,倒是给了这些人足够的补偿,没有直接白拿.

    只是刘白羽在白莲教之乱后,事情非常繁多,只是把大王庄里面的尸体安葬,同时做了消毒处理,老旧的建筑因为都是稻草和破砖破瓦,没有多少回收价值,刘白羽也就没动.

    老旧的建筑,没有一点人气,加上今天还有一点轻薄的雾气,真的仿佛二十一世纪鬼片的现场了,刘白羽心里顿时生了防备,他也不是一个粗人出身啊!怎么选这种地方?135见面

    毛文龙虽然是军官,出身却是文官家庭,父亲毛伟,弃商从儒,纳捐为监生,娶妻沈氏。沈家乃杭州望族,有“杭州甲族,以沈为最”之称,毛文龙九岁时,毛伟病故,毛伟与沈氏共育四子,第三子夭折,长子毛文龙,其母时年二十六岁,携子依弟沈光祚居住。沈光祚是杭州名宦,万历乙末科进士,历仕开封府推官、山东布政使、顺天府府尹等职,后毛文龙从军得到这位母舅提携、推荐。

    总而言之,毛文龙虽然父亲早死,实际上家境不错,不可能如同某些书籍那样说他单过无赖,做过看相的之类.

    他在宁远伯李成梁帐下做亲兵,也是母舅沈光祚推荐的,不是那种走投无路不得已刀头舔血的那种,而后也是走的正规武官的路子。

    历史上万历三十三年春,毛文龙,在宁远伯李成梁帐下做亲兵,同年九月,参加了辽东的武举考试,“列名第六”,就被任命为安山百户,不久又升千总,万历三十六年升叆阳守备,是个典型朝中有人的官二代子弟的形象。

    但是官二代如果和潜规则抗衡,也是死路一条,毛文龙在守备任上干了不少年,因为不按照边军杀良冒功的潜规则,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升迁,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让毛文龙感觉到灰心失望,甚至动了南归养母的念头.事实上如果不是满洲崛起,不按照边军杀良冒功的潜规则的毛文龙可能早就辞职不干了.

    所以毛文龙这个人本质上来说,更类似一个儒生,而不是明末广泛存在的大小军阀——否则也不会后来简单的被袁崇焕假传圣旨制住.而且这大明朝是文贵武贱不假,可是武官如果真想收拾文官,唆使军队闹事的手段不要太多,比如关宁军就曾多次哗变,逼死了诸多文官,也没看哪个武将倒霉……

    这毛文龙不会忠君情节发作,不顾三七二十一,一刀把我杀了吧,如果是那样,自己只怕是死的最冤枉的穿越者了……刘白羽胡思乱想着,脸上的表情就有些不自然,黄大力只顾着兴奋,根本没觉得这地方是一个暗杀之前,便于埋伏,暗杀之后,便于潜逃的好地方……

    黑岛仁和紫川秀次这两个不知道经过了多少yīn谋诡计的家伙,自然是早看出这件事相当诡异,两个人低声说了几句,然后黑岛仁就凑了上来:

    “大人,这里气氛非常不对,希望大人不要冒险,可以借着忽然发病的名义离开,外面有我们的一百多骑兵,足以掩护您安全离开了!”

    “没有关系,我现在可是大人物了,毛文龙他不敢动我的!放心吧!”刘白羽思索再三,觉得毛文龙无论如135见面

    毛文龙虽然是军官,出身却是文官家庭,父亲毛伟,弃商从儒,纳捐为监生,娶妻沈氏。沈家乃杭州望族,有“杭州甲族,以沈为最”之称,毛文龙九岁时,毛伟病故,毛伟与沈氏共育四子,第三子夭折,长子毛文龙,其母时年二十六岁,携子依弟沈光祚居住。沈光祚是杭州名宦,万历乙末科进士,历仕开封府推官、山东布政使、顺天府府尹等职,后毛文龙从军得到这位母舅提携、推荐。

    总而言之,毛文龙虽然父亲早死,实际上家境不错,不可能如同某些书籍那样说他单过无赖,做过看相的之类.

    他在宁远伯李成梁帐下做亲兵,也是母舅沈光祚推荐的,不是那种走投无路不得已刀头舔血的那种,而后也是走的正规武官的路子。

    历史上万历三十三年春,毛文龙,在宁远伯李成梁帐下做亲兵,同年九月,参加了辽东的武举考试,“列名第六”,就被任命为安山百户,不久又升千总,万历三十六年升叆阳守备,是个典型朝中有人的官二代子弟的形象。

    但是官二代如果和潜规则抗衡,也是死路一条,毛文龙在守备任上干了不少年,因为不按照边军杀良冒功的潜规则,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升迁,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让毛文龙感觉到灰心失望,甚至动了南归养母的念头.事实上如果不是满洲崛起,不按照边军杀良冒功的潜规则的毛文龙可能早就辞职不干了.

    所以毛文龙这个人本质上来说,更类似一个儒生,而不是明末广泛存在的大小军阀——否则也不会后来简单的被袁崇焕假传圣旨制住.而且这大明朝是文贵武贱不假,可是武官如果真想收拾文官,唆使军队闹事的手段不要太多,比如关宁军就曾多次哗变,逼死了诸多文官,也没看哪个武将倒霉……

    这毛文龙不会忠君情节发作,不顾三七二十一,一刀把我杀了吧,如果是那样,自己只怕是死的最冤枉的穿越者了……刘白羽胡思乱想着,脸上的表情就有些不自然,黄大力只顾着兴奋,根本没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