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风流御弟 > 第088章 郑村坝之战之元帅人选

第088章 郑村坝之战之元帅人选(2/2)

小四,多久没有为爷铺床了?”

    “十多年了,四爷。”

    “还记得爷睡觉的习惯啊。”

    朱隶嘿嘿一笑:“忘不了了。”

    燕王看着朱隶,忽然问道:“李景隆连夜撤出,你为什么不派兵打他?”

    朱隶道:“李景隆虽然仓促撤兵,但明知经过我们的阵营,怎能不防备我们打他。”

    燕王心中满意,脸上却没露什么表情,只是哼了一声:“本王明天倒要看看,你把北平城弄成什么样了。”

    朱隶躺在侧面的床上:“一定不会让四爷失望的。”

    李景隆撤得相当仓促,辎重等扔了一地,燕军只是收拾战场,就用了一个多时辰,到达北平城外时,已是晌午了,更让燕王等吃惊的是,瞿能仍驻扎在城外十里处。

    朱隶一想就明白了,怪不得早上一直没有看到燕飞,他又去途中截信差了。

    看来干什么都有可能上瘾。

    瞿能骤见燕王大军突然出现,吓了一跳,但他不愧是老将,立刻率领部下边反击边撤退,可惜他几千人的兵马在燕王大军面前太渺小了,只是朵彦三卫一个冲击已经把他们冲散,遗憾的是瞿能和瞿亮还是跑了。

    望着穿了一层厚厚冰衣的城墙,燕王仰天大笑,拍着朱隶的肩膀夸奖道:“果然好注意!”

    朱隶愧然一笑:“是老和尚想出来的。”

    “嗯?”

    朱隶忙改口:“是大师想出来的。”

    燕王知道朱隶一直不喜欢道衍和尚,并没介意朱隶说什么。

    世子朱高炽看到燕王率众回来,立刻下令大开城门,守城将士与城中的百姓列队欢迎。

    朱隶骑着马跟在燕王的后面,那洋洋得意的神态,看得人群中的沈洁恨不得上去揍他一拳。张伯的神情与沈洁截然相反,激动的老泪纵横。

    李景隆失败的消息传回南京,朝廷大臣反应不一,指责李景隆不会打仗的人有;支持他,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能以一战论成败的人也有,权臣齐泰和黄子澄就是后者。

    宫中的御花园内,朱允炆与徐妙锦沿着人工的湖边漫步走着,已下过一场雪,湖里结了一层薄薄的冰,雪落在上面,一片银白。

    “李爱卿出征前,曾跟朕提起过,如果他凯旋而归,希望能迎娶你为妻。”

    “他打不赢。”

    朱允炆站下,平静的目光看着徐妙锦:“妙锦何出此言?”

    徐妙锦微微摇头:“李景隆从未出过征,虽然他从小就熟读兵书,但那只是纸上谈兵,他缺乏经验,更缺乏毅力和吃苦的精神。更何况……”徐妙锦说到这里微微停顿了一下,继续往前走,朱允炆也跟上她。

    “更何况他的对手是善于用兵的燕王和诡计多端的朱隶。”

    朱允炆半天没有说话。

    半个月前,与萧贵妃随意的谈话中,朱允炆惊闻他的皇爷爷居然下过密旨杀朱隶,而再往下查,结果更令他震惊:这道密旨其实并不是朱元璋下的,而是萧妃私通朱元璋的掌玺太监假造的密旨。他当时看着那个已经吓得瘫成一团的掌玺太监,两眼冒着怒火,说出了他这一生最残酷的两个字:“磔刑(凌迟)。”

    没有追究萧贵妃,朱允炆心里知道,终他一生,他不会再看她一眼。

    如果没有那道密旨,四叔还会起兵吗?如果没有那道密旨,朱隶会连夜逃走,不肯见自己一面吗?

    也许没有那道密旨,这一切仍会发生,

    但如果没有那道密旨,朱允炆的心情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委屈、郁闷、彷徨……

    “妙锦,你说朕削藩是不是错了?”朱允炆走到亭子里,掸了掸石凳上的灰尘,让徐妙锦坐下。

    徐妙锦感激地笑笑,儿时,徐府的几个小姐妹同朱允炆一起玩时,常欺负朱允炆为她们掸石凳上的灰尘。没想到朱允炆当了皇上,还为徐妙锦掸石凳上的灰尘。

    “陛下。”

    “没有外人的时候,朕不想听到这个称呼。”朱允炆的脸上写满了落寞,他今年才二十三岁,却看不到应有的朝气。

    徐妙锦微微叹口气,她理解朱允炆的抵触情绪,自从他登上这个皇位,就一直处在心力交瘁之中。

    可是不称呼他陛下称呼他什么呢,总不能还像以前一样,称呼他允炆。

    “其实削藩没错,但有些操之过急了,而且缺乏章法,没有一个经过仔细考虑的、完整的计划。”徐妙锦侃侃而谈,这些话在她脑子里已经回响了很久了。

    朱允炆十分诧异地看着徐妙锦,他没想到徐妙锦对削藩的问题看着这样得通透,而这正是这一段时间困扰这朱允炆的问题。

    “朕若是削藩前就问你的意见,就不会出现现在的局面了。”朱允炆感慨道。

    徐妙锦脸一红轻摇螓首:“这不是我想出来的,是朱隶说的。”

    “朱隶?!什么时候说的?”

    “最后那次回来,我当时很不以为然,这段时间,越想越觉得他的话没错。”

    朱允炆颓然叹口气:“如果没有那道杀他的密旨,小四舅会见朕一面吗?”

    徐妙锦摇摇头,朱隶已经站在燕王的阵营中了,她不想再让朱允炆抱什么希望,事情到现在这一步,已经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朱允炆也明白徐妙锦的意思,不痛下决心,最后输的必然是自己。

    站起来望着冬天颓败的花园,朱允炆沉声问道:“如果朕更换元帅,你认为谁比较合适?”

    “我大哥,徐辉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