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鱼菜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两汉往事 > 第六章 旭日东升—(四)天下归心

第六章 旭日东升—(四)天下归心(2/2)

愿意拖累这个唯一的朋友。得到季布的允诺。周朋友当起了人贩子,把季布的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他的脖子,穿上粗布衣服,把他放在运货的大车里,将他和周家的几十个奴仆一同出卖给鲁地(今山东曲阜)的朱家。(注:“朱家”是人名,非家族名)

    这个朱家是秦汉之际的游侠,以大量藏匿豪士及亡命之人而闻名关东。当时鲁人皆以儒教,因为孔子就出生在这里。然而朱家却以侠士闻名,连刘邦对他也如雷贯耳。说到此,大家可能认为这个朱家是个巨富,有财有势。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由于这位仁兄养活逃犯太多,并且出手阔绰,以致家无余财,他的代步工具很有特色——菖#簿褪切∨@某怠>驼饷匆桓鋈耍芰咳创蟮木耍蛭笔焙芏嗪澜苤慷际撬呐笥眩渲杏懈雒纸邢暮钣ぁ?br />

    朱家是个聪明人,当看到季布的第一眼起,他就知道这个人的身份,因为全国各地贴着这个人的画像,并且画的生动传神。但朱家依然买下了他,安排在地里干活,并告诫自己的儿子:“田间耕作之事,皆听此佣人吩咐”。

    安排停当后,朱家马不停蹄地跑到了洛阳,他要见一个老朋友——夏侯婴。最终夏侯婴为季布求下了这个天大的人情。几天后,季布顺利跪在了刘邦的面前。刘邦封其为郎中。

    还有一个相关人物很值得一提,这个人就是季布的舅舅丁固,彭城大战后放刘邦一马让他跑路的那个人。等到刘邦招降了季布,丁固也忙着前来领赏。本以为刘邦会非常感激自己,可不曾想站到刘邦面前后,却得到了这么一句话——“丁公对项王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也。”丁固还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本准备上前询问两句,却又听到了一个字:“斩!”弄明白刘邦的话后,丁固肠都快悔断了,真没想到自己当初的人情会落这么一个下场。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刘邦注重宣扬正能量,要是项羽没死他丁固可能有用,可项羽死了,他不忠的丁固就成一个废品,杀他比留他更有用。这一点丁固至死都没有闹明白,因为他直到行刑前还在唉声叹气。不过他的死我个人觉得很过瘾,这种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留着迟早是个祸胎。

    季布归降、丁固被斩,看似一件很平常的事,可连刘邦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既得到了一员猛将,也收拢住了人心,像季布这样的仇人都能容下还有什么人不能活命?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刘邦专程招用田横,却效果不佳;无意得到了季布,却使敌将归心,刘邦这次赚大发了。

    第三项工作是收揽民心。

    心又多宽,世界就有多大,这句话用在刘邦身上无比恰当。刘邦的眼光放的更远,在萧何的建议下,吸取秦朝高压政策的教训,他决定采取另外一种措施来支撑他的帝国。

    他的这个政策很有名,后世称为——休养生息。“休养生息”本身并不是一个政铂应该算是多项政策实施后所达到的效果。刘邦的政策简单点来说有这么五条:解甲归田,释放奴婢,十五税一,减免徭役,重农抑商。

    “解甲归田”是针对自己的兵士来说,打了几年仗,把全国能用得上的人全部派上了战场,土地荒芜、赋税锐减。现在仗打完了,没必要、也没这精力养这么庞大的军队白吃白喝,更何况军队本身也是一个不安定因素。让兵士归田,既减轻军资,又能增加国家财政,更能降低危险系数,一举三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刘邦对这类事情干的是很有心得的。

    “释放奴婢”是对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秦朝暴政,很多老实人很不幸地沦落成别人的私有财产。既然是私有财产,就的听主人的话,听主人的话会造成两种结果:其一是其劳动成果全部成为某一个人所有;其二是听某个人的话,就会让这个人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实力,就会滋生不安定因素。无论其一还是其二,刘邦都是不愿意看到的。更重要的是,释放了奴婢,会让自己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反正我以及我的手下都是劳动人民出身,我都还没有享受地主老财的日子,别人就更不要想了,因此这个政策推行了。这个政策所创造的效果是自由农民或佃户多了,地方豪强的实力小了,社会也更趋稳定了。

    “十五税一”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政铂这个政策应该是所有政策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事实上这个政策并不是我们字面上理解的“十五分之一”,其具体内容应该是地主向佃农收取土地产量的十分之五即产量一半的地租后,地主再向国家交纳土地产量的十分之一的税赋。也就是土地产量为十份,地主与佃农五五开后,地主再向国家交一份的税。即地租率为百分之五十,税率为十分之一。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十五税一”。佃农是不向国家交税和交租的。纵然佃户只有百分之五十的产量收入,与秦朝相比已经算是高收入了,可见农民还是好打发。事实证明,这个税率是协调地主、佃户和国家税收的合理调控比值,既使地主阶层能接受,也使劳苦大众能承受,还让国家税收有保障。由此可见,萧何能给刘邦出这么个主意,真是搞会计的一把好手。

    “减免徭役”比较好理解,古代徭役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嬴政和胡亥对这个征收徭役乐此不疲,盖房的盖房,修墓的修墓,而到刘邦手上虽然也干了一些类似的工作,但总的来说还是少的。刘邦就因为这件事才实现个人角色的成功转型,因此他不希望自己重栽在这个上面,因此总观其一生对这一条还是比较遵守的。

    “重农抑商”就更好理解,当时经过长年打仗,基本生活物资很少,多个人种地就多份生活保障。不过这个政策对后世影响很深,也对“商人”的社会地位影响很深,这些人很不幸地被列为下三滥人群之中,以至于后世很多人宁愿饿死或者打家劫舍也不愿意这份行当。

    封雍齿稳定大汉军心,收季布消除对手敌意,“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揽来天下人心,三项工作的做完,引来天下归心。此时刘邦的声望在如日中天,曾经是“关中唯恐不王”,现在是“天下唯恐不帝”。

    &/a&&a&m.阅读。&/

    ...